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报效国家

报效国家

来源:华佗小知识


报效国家——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学习宣讲材料之四

发表时间:2009-5-19

返回

与国家共生相依,军人为捍卫国家而存在。正是在为国家不懈奋斗的实践中,军人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美的人生。报效国家是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胡明确指出:“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胡这一重要论述,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摆正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担负保卫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重任等方面,科学阐明了当代军人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我们坚定报国之志、建立报国之功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 报效国家是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孙子兵法》开篇讲到:“兵者,国之大事”。这里的“兵”,既包含军事行动,也包括军事力量建设。它深刻揭示了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也折射出军人对于国家的重要价值。数千年间,任岁月流逝,朝代变迁,保卫国家的职能始终没有改变,军人的价值始终围绕效忠国家来开展。对于当代军人来说,我们报效的国家,既包括生我养我的祖国,也包括我们的国家政权。这是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是爱国情感的理性升华,是肩负起党和人民重托的必然选择。

首先,这是我军职能所系、当代军人职责所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国家

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武装集团。国家和从产生之日起,就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作过系统阐述。在他们看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分化和聚集,逐渐出现了阶级分化,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便产生了国家。国家为了实现有效的统治和管理,组建了为自身利益服务的特殊武装,这样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由此可见,保卫国家是的根本职能,为国尽忠是军人应有的价值追求。

对与国家的关系,我国繁体的“國”字也有很形象的体现。“國”字的大方框,表示一定的疆域范围;大方框中的“口”表示人口,一横表示土地,“戈”表示的就是。这个“國”字,就蕴含着国家领土、人民、疆域需要保卫的深刻寓意。事实上,我国历朝历代也都把保卫国家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无数军人也都把“执干戈以卫社稷”作为平生夙愿。像春秋时期孔子的保卫“父母之国”,汉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朝戚继光的“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清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充分表明了国家在军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展现了军人为国尽忠的壮志豪情。我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当代军人报效国家,是国家所需、职责所在,是由军人与国家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

其次,这是当代军人深厚爱国情感的实践表达。当代军人报效国家,不仅仅是军人特殊身份和职业的要求,也凝聚着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热爱。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同志曾在《中国和中国党》一文中这样赞美道: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灿若星河的伟大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

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民族的无数先民、我党我军的无数先烈,慷慨赴死,前仆后继,无不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热土,无不是为了祖国的尊严和繁荣。对当代军人来说,报效国家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是源于对祖国母亲最深沉情感的自觉行动。

第三,这是当代军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自觉。我们的国家,是中国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军是党的、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报效祖国,与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这支的历史重任,是对每位当代军人的政治要求。强调我军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与所谓的“国家化”,有着本质的区别。鼓吹所谓“国家化”,其实质是要割裂我军与社会主义、与党和人民的密切联系。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极大激发了亿万群众的创造热情,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我们的国家前景无限光明。继续把国家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福祉,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当代军人,只有把报效国家作为神圣职责来对待、作为坚定信念来确立,才能够切实肩负起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时代重任,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

二、报效国家,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报国的前提,对国家爱得越深沉,报效国家就越坚定、越自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军人报效国家的思想前提和情感基础,是军人为国尽忠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军人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充分激发出来,才能更加坚定地为国家贡献赤诚、热血甚至生命。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流淌于人们血液之中对祖国母亲最无私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既有朴素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信念。它形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源于人们对哺育自己成长的亲人、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并逐渐升华为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形成巨大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并把它作为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加以培育。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之花始终在人类社会道德高地绚丽绽放。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深沉而热烈,历久而弥新。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中,爱国主义始终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使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每当祖国遭受外敌入侵、国家和民族处在危急关头的时候,总有一大批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挺身而出,或抛家别亲,终身守边御敌;或征战沙场,为国捐躯;或面对强敌,英勇不屈。像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等,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永远为世人传颂和敬仰。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使中华民族虽历尽沧桑和劫波,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四”运动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在领导中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并把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最富于爱国主义精神。一直站在救国、卫国和建国的最前列。我们崇尚的爱国主义,不是一般的爱国热情,而是把热爱国家与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崇尚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闭关锁国的关门主义,而是广泛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我们崇尚的爱国主义,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而是为了

民族和人民幸福而拼搏,为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实际行动。

作为当代军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情与理、知知与行的统一,自觉培育爱国之情、维护民族尊严、履行报国之责。所谓培养爱国之情,就是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知国才会爱国。要学习中华民族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推动历史变革、促进民族振兴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维护统一的历史;更要学习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动实践、把爱国热情建立在对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大好山河、英雄人民、美好未来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所谓维护民族尊严,就是要珍视国格,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在事关国家形象、民族尊严和荣誉的问题上坚守气节。在强国、霸权的压力面前,不妄自菲薄、不奴颜婢膝;在金钱、地位的诱惑面前,不丧失国格、不丧失人格;在强敌、凶顽的残暴面前,不犹疑退缩、不屈服投降。所谓履行报国之责,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坚决执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履行职责、恪尽职守。一旦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遭到侵犯时,我们要坚决听从党的召唤,“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不能丢”;一旦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时,我们要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在抗灾救灾的中当主力、打头阵,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挑重担、立新功,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国主义新篇章。

三、报效国家,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一般意义上讲,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国家贫弱、其民必辱,国家富强、其民亦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无论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无奈与悲凉,还是“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的欣喜与豪迈,都深刻地揭示了个人与国家荣辱与共的密切联系。作为国家的守卫者,无论你身处哪个岗位、无论你入伍多久,军人的身份、职责和使命,决定了你都要比普通大众对国家有更多的担当,一旦你选择军人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更加热忱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

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报效国家,要求我们每一位军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国家的建设发展,与国家同命运、共荣辱,在保卫国家、建设国家中实现自身价值。

烽火连天的战争时代,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无数军人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救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斗争之中,与祖国同悲苦、共患难,为祖国跑头颅、洒热血。和平时期,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每个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多种选择。军人能不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一代代官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此作了响亮的回答。我军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我国护理工作的主要奠基人黎秀芳同志,把毕生献给了国家和的医疗事业。她60多位亲人散居海外,却独身一人在大西北工作了66年。上世纪80年代初,侨居美国的母亲劝她移居海外,她对母亲说,您是我的母亲,祖国也是我的母亲,祖国需要我,我的事业在祖国。上世纪60年代,为了打破大国核垄断、开创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钱学森、彭桓武等一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为发展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这种同祖国荣辱与共、为祖国甘愿牺牲的精神,就像永不熄灭的灯火,照耀着军人的价值追求之路。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广大官兵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甘洒热血和汗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报效国家、为国家建功的价值追求。正是有了无数军人默默无闻的守护。无怨无悔的奉献,才有了摇篮里甜蜜的酣睡、校园里琅琅的书声、田野间五谷丰登的飘香、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繁荣……

今天,国家发展进步的车轮已经驶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都会对广大官兵的价值追求产生冲击和影响。每一位当代军人,都要继承先辈爱国报国的优秀品格,更加坚定地把个人前

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为稳定和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要有为国分忧的高尚情怀。唐代诗人张为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常为国家忧”。作为当代军人,更要心系国家安危,时刻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真正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向,把为国分忧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要有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勇于为国家利益牺牲,时时处处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当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敢于挺身而出,不惜流血牺牲,当好国家利益的忠实保卫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事业。当代军人要做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最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改革开放信心,支持改革开放事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个人的发展进步融入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伟大实践。

四、报效国家,必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当代军人报效国家,首要的是履行保卫国家的神圣职责。保卫国家,就是要防备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受到侵犯,制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受到。保卫国家,是人民的根本职能所在,也是当代军人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首要先要搞清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不受别国干涉,自主处理自己事务的权力,它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力和尊严,是不可分割而行使的权力。国于国之间的交往,首先必须确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重大根本利益免受危险和威胁。从性质上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内容包括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土完整是指国家所拥有的确定的管辖区域不受侵犯、不被分割。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就是要确保领土、领海和领空完整,确保主权得到尊重、国家内政不受他国干涉,确保疆域内的资源和环境受到保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在我们国家,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高度统一、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离开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要充分认清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面临的形势。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建设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有:一些西方国家打着“高于主权”等旗号,利用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增多兴风作浪。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影响我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着诸多隐患。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我国与一些国家的陆地边界、岛屿归属和海洋权益方面还存在争议和纠纷。其中,在我国拥有主权和管辖权的300多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中,有一半以上同周边国家存在领海和海洋权益争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对我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也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渗透和反渗透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对面临的形势,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始终绷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这根弦。

第三,要切实肩负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职责。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我国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还是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政权,都曾多次面临威胁和挑战。有的时候是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有的时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国主权横加干涉,有的时候是少数周边国家对我国领土、领海、领空权益的侵犯和践踏,还有的时候是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这些考验,我军始终发挥了“钢铁长城”和“坚强柱石”的作用,有力地保卫了祖国、捍卫了政权。岁月更迭,时代变迁,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当代军人的肩上。长城巍峨,柱石坚固,有赖于每位军人对国家的担当。那么,怎样才能肩负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任呢?一是,深刻把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清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人既要保卫国家疆域不受侵犯,又要捍卫国家政权不被;既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要应对非传统威胁;既要保卫领土、领海、领空的完整,又要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切实增强保卫祖国、捍卫政权的责任感。二是,善于用新的视野看待肩负的职责,不仅要关注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而且要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动向;不仅要关注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而且要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动向;不仅要关注影响稳定的现实问题,而且要关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潜在威胁,自觉从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思考问题,切实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和强化职能意识统一起来。三是,肩负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任,说到底要靠能力素质作支撑。我们一定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加强学习,苦练本领,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国家需要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完成任务。

五、报效国家,必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历来是我军的重要任务。对此,我国《》第二十九条把“参加国家建设事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任务之一加以明确。

当代军人报效国家,既要在保卫国家上尽职尽责,又要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如果说效命疆场、为国戍边能够使军人的价值闪光,那么为国家抛洒热血汗水,同样能够彰显军人的价值。

早在战争年代,广大官兵就积极支援和参加根据地、区的生产劳动,同志形象地称我军为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著名的359旅开荒生产,把处处是荒山、没有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家、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受到了等领导同志和边区人民的热情赞扬。建国以来,我军大力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广大官兵在完成好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的行列,架桥修路,开发矿山,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垦荒农田,植树造林,特别是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完成了一项项任务。不仅如此,广大官兵还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带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带头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为全体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像“南京路上好八连”等模范群体,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明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振兴,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词、八个字,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也需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事业。我们每名同志,都要视国家建设事业需要为己任,按照的统一安排,在参加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当先锋、打头阵。具体来说,一是,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觉把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援建任务,当成为国兴利、为民造福的第二战场,在工程施工中不怕吃苦、在攻坚克难中勇挑重担,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另一个是,在参加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中争当模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全社会形成文明的道德风尚作出新的贡献。再一个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积极参加和谐社会创建活动,大力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配合和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热心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绿色环保的社会公益事业,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决拥护者、热情宣传者、积极实践者。

《爱国奉献》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头顶边关月,情系天下安”。军人的哨位连着国家的安危,军人的肩头担着人民的重托。我们每位当代军人,都要立足本职,努力工作,把一个个岗位连成守卫国家的安全屏障,把每一滴滴汗水融入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一片丹心惟报国,矢志军营建功业,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一曲新时代的报效国家之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