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十五章 公品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公品的特征与生产 1.公品的基本特征 (1)公品的含义及特征
公品指的是在消费上同时符合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①非竞争性
对一般私人产品来说,一个人消费了这种产品,别人就无法消费了,这就是消费的竞争性。而公品一旦提供出来,许多人可以同时消费,且增加一名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即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
②非排他性
对于私人产品来说,消费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产品的所有权并可轻易地排斥他人消费这件物品,这就是排他性。然而,公品无法做到这一点,无论一个人是否支付了该物品的价格,都能安然享用这种物品
将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产品称为纯粹的公品。 (2)产品的类型
根据以上两个条件,大致可以把所有的产品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如表15-1所示。
表15-1 公品与产品的分类
排他性 非排他性 竞争性 私人产品(食品、衣服、汽车、住公共资源(公海的鱼、新鲜空气、房等) 公园等) 集体产品(互联网、有线电视、桥公品(国防、灯塔、法律等) 梁等) 非竞争性 2.搭便车问题 (1)搭便车的含义
搭便车是指某些个人虽然参与了公品的消费,但却不愿意支付公品的生产成本,而完全依赖于他人对公品生产成本的支付。因此,公品的存在给市场机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即使某种公品带给人们的利益要大于生产的成本,私人市场也不会提供这种产品。
(2)搭便车问题与市场失灵
一般来说,公品覆盖的消费者人数越多,搭便车问题就越严重,公品由私人市场提供的可能性就越小。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产生了一个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即市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场力使公品的供给和消费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一般都认为,如果私人市场无法提供适当产量的公品,可由来解决这个问题。
3.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公品由公共开支安排生产,私人部门很少或几乎不生产公品。除了搭便车问题使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私人提供公品的低效率。
(1)经营
如图15-1所示,横坐标为大桥的通过人数,纵坐标为大桥的收费水平,如果由建造和管理这座大桥,可以有两种选择:①价格为零,此时过桥人数小于QL;②当过桥的人数大于QL时,则应选择过桥收费的办法以防止出现拥挤的现象,收费标准会定为T,相应的过桥人数为QG,消费者的剩余为三角形面积CET。
图15-1 大桥的经营
(2)私人经营
如果这座桥由私人部门来建造,厂商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必然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价,因此,厂商会把收费标准定为P,相应的过桥人数为QP,消费者的剩余为三角形面积CAP。可见,如果这座大桥由私人厂商来建造和管理的话,价格会上升,过桥人数会相应减少,消费者剩余也会减少。消费者剩余损失部分为梯形面积PAET,其中矩形面积PABT转化为厂商的垄断利润,三角形面积ABE则为社会福利净损失。所以,私人部门生产公品一般都会带来社会福利损失,因而是低效率的。
二、公品的均衡 1.公品的需求
公品的社会需求曲线就应该是所有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公品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和,也就是把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在私人产品市场上,消费者面对的是相同的价格,但消费不同的数量;而在公品市场上,消费者面对的是相同的数量,但支付不同的价格。因此,私人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代表了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而公品的社会需求曲线则代表了在一定产品数量水平下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和。
2.林达尔方案
林达尔方案指只要社会边际成本等于个人税收总和,则这样的均衡将是帕累托最优。在提供公品的情况下,公品的生产成本必须由税收进行支付,因此按照林达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尔方案,可从每个消费者身上征税,税收大小等于最优产量下该消费者的边际收益。
3.成本分担 (1)税收
税收是实际生活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最简单、最实用的方式就是按人头征税,在实际生活中,人头税比较少见,大部分国家对个人收入普遍采取征收累进税的办法。在这种制度下,家庭收入越高,应交纳的税收越多,税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累进,因此,收入越高的人,分担的公品成本也就越多。
(2)捐赠
捐赠也是公品成本分担的一种方式,事实上,很多国家的公共设施就是利用个人捐款或实物捐赠而建立起来的。个人捐款是捐赠的一种最主要形式。个人捐款支付公品的成本,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知名度,有的是出于一种社会压力,还有的是把它作为一种避税的手段,因此,一般来说,个人捐款分担成本与他对公品需求曲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个人捐款也只是分担公品成本的一种辅助形式,通常在公共开支中只占很小的比重。
(3)收费
对公品实行收费制度也是公品成本分担的一种方式。收费制度实现了公品的有偿使用,直接分担了公品的生产成本。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谁享用了公品,谁就支付成本,排除了搭便车的可能性。但是实行收费制度后,公品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品了。而且,收费制度本质上也与人头税一样,它不能区别不同的消费者,因此收费制度也会偏离林达尔均衡,使公品的生产无法达到最优。
(4)俱乐部
一些昂贵的私人产品会由许多消费者共同购买来分担成本,这种类似俱乐部形式的购买方式使私人产品带有了公品的性质。最典型的例子是游泳池。一个家庭购买一个游泳池成本太高,而如果一个社区的所有居民能联合起来共同购买一个游泳池,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而且,居民们共同享用一个游泳池还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需求显示
1.林达尔均衡与囚犯的困境
在公品的消费中,消费者从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总是希望别人付费自己搭便车,而个人的最优决策最后却带来一个对大家都不利的结果:公品无法提供,这样看来,林达尔均衡实际上是一个“囚犯的困境”。如表15-2所示。两家一起放烟火是林达尔均衡,但不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在右下角:大家都不放烟火,即大家都“搭便车”,其结局是社会无法提供公品,大家的效用都为零。可见,每个人都显示自己的需求曲线是林达尔均衡但不是纳什均衡;而每个人都隐瞒自己的需求曲线是纳什均衡但不是林达尔均衡,因此林达尔均衡是最优均衡,但不是纳什均衡。
表15-2 林达尔方案与纳什均衡
居民A 放烟火 不放烟火 居民A 放烟火 4,4 10,-2 不放烟火 -2,10 0,0 2.需求显示机制 为使公品的产量达到最优水平,须知道每个人对公品的需求曲线,然而,用一般的调查方式,无法询问出真实的答案。因此,需要找到一个“需求显示机制”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或者“说真话机制”,使每个人都觉得只有显示自己的需求曲线,即说真话,才能使自己的效用极大化。这样,公品的产量就可以达到林达尔方案。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