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成长 高效课堂共探索
——舟山市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第5次教研活动
暨普陀区初中第一网格片美术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普陀二中举行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4年3月21日,舟山市美术学科名师工作室、普陀区第一网格片在普陀二中举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市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网格片美术教师搭建研讨交流的平台。
活动中,来自朱家尖中学的杨科伟老师、普陀二中的乐锡安老师、六横蛟头中学的龚旺老师、东港中学的张舟燕老师分别执教了浙教版美术第十六册的《美丽的西湖》一课。这4位老师凭借自己优秀的专业素养,科学的课堂设计,
精美的课件制作,高超的教学艺术,给大家呈现了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饕餮盛宴,可谓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虽是同课异构,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四节课后,紧锣密鼓地进行了研讨活动,首先4位上课的老师对自己课堂的设计和理念进行了阐述,让大家一起分享了这完美课堂成型前的那些精彩“花絮”,让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然后,参加活动的教师开展了议课活动,一致认为,虽然他们共上同一课题,但风格迥然不同,其中杨科伟老师的教学设计从“综合-探索”人手,将作业难度降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组内分配任务使学生人人有事做,在画底色、堆沙、泥塑等活动中体验动手造型的乐趣,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乐锡安老师的课侧重对学生美术本体语言的渗透,在教学中注重本土美
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精选了舟山新区风光、名画家画舟山、本土画家作品、本校学生的作品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龚老师的课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掌握了水彩风景画的基本作画方法;张舟燕老师的课教学环节紧凑,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等环节流畅的完成了“美景篇、名画篇、写生篇、技法篇”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感受西湖的美。
市美术名师工作室导师、普陀区美术教研员金伟民老师分别就四节课的课堂亮点和存在问题逐一进行了点评,使大家清晰地理解了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向。
最后,网格片组长、市美术名师工作室研究员张乐平老师作了题为《美国“颠倒课堂”及其在我国的运用》讲座,使与会教师认识到“颠倒课堂”教学看似是简单的对传统教学的颠倒,实质上它是以教学实践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对教
学本质的回归,即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完备的人性;是对传统教学认识论的一种反驳,颠倒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颠倒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自学中发展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