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材料力学(2)阶段性作业11

材料力学(2)阶段性作业11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材料力学(2) 课程作业1(共 3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 涉及章节:上册第7章

一、选择题:

1. 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有 。

A. 采用合理截面; B. 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 C. 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梁; D. ABC; 2. 对于一个微分单元体,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正应力最大的面上剪应力必为零; B. 剪应力最大的面上正应力为零; C. 正应力最大的面与剪应力最大的面相交成45度; D. 正应力最大的面与正应力最小的面必相互垂直; 3.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微分单元体的三对互相垂直的面上均有剪应力,但没有正应力,这种应力状态属于纯剪 切状态;

B. 纯剪切状态是二向应力状态; C. 纯剪状态中1D. 纯剪切状态中的最大剪应力的值与最大正应力的值相等; 4. 一点应力状态有几个主平面 。

A. 两个; B. 最多不超过三个; C. 无限多个; D. 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5.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如果主应变之和为零,即:1230,则体积应变为零; B. 如果主应力之和为零,即:1230,则体积应变为零; C. 如果泊松比0.5,则体积应变为零; D. 如果弹性模量E0,则体积应变为零;

6.一圆轴横截面直径为d,危险横截面上的弯矩为M, 扭矩为T,W为抗弯截面模量,则危险 点处材料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

M2T2M20.75T2M24T2M23T2A. B. C. D.

WWWW7.一点应力状态主应力作用微截面上剪应力 为零。

A.可能 B.必定 C.不一定 D.不能确定是否

第 1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8.钢制薄方板的ABDC的三个边刚好置于图示刚性壁内,AC边受均匀压应力y,且板内各点 处z0,则板内靠壁上一点m处沿x方向的正应力x和正应变x应为 。

A. x0,x0; B. xy ,x0 ; C. x

Ey ,x0 ; D. xy ,xy ;

E题一、8图 题一、10图

9、微元体应力状态如图示,其所对应的应力圆有如图示四种,正确的是 _________。

题一、9图

10、构件中危险点应力状态如图所示,材料为低碳钢,许用应力,其正确的强度条件是 。



A.  B. ,2 C.  D.

242

二、计算题:

1. 悬臂木梁如图所示。木料的许用应力

。因需要在梁的截面

上中性轴处钻一直径

第 2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为 的圆孔,问在保证该梁强度的情况下,圆孔的最大直径 可达多大(不考虑应力集中)?

2. 受力物体内一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试利用解析法求:

(1) 该点处应力状态主应力的大小;

(2) 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3) 该点处应力状态最大剪应力max的大小;

题三、2图

3.受扭圆轴的直径d=60mm,在圆轴面测得与轴线成30°方向得线应变30o31010,

已知材料的E2.110MPa,56v0.28。试求轴受的扭转力偶m。

题三、3图

4. 受力构件中取出某点的图示单元体如图所示,问将应变计安放得与 轴成什么角度 ,

第 3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才能给出最大读数?在此方向上该点的线应变为多大?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 泊松比

题三.4图

05. 钢质构件上截取一单元体abcd,bc边长为 25cm,角∠cbd = 30。单元体各面上均匀作用 有应力

。材料的弹性模量

,泊松比

。试求此单

元体对角线长度 bc 的变化。

题三.5图

6.教材题7-1,试从图示各构件中A点和B点处取出单元体并表明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

第 4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7、教材题7-2,有一拉伸试样,横截面为40mm×5mm的矩形。在与轴线成α=45º角的面上切应力τ=150 MPa时,试样上将出现滑移线。试求试样所受的轴向拉力F的数值。 8、教材题7-8,各单元体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 (l)指定截面上的应力; (2) 主应力的数值;

(3) 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9.教材题7-9,各单元体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 (1)主应力的数值;

(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10.教材题7-15,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主应力及最大切应力。

第 5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11、教材题7-19,在矩形截面钢拉伸试样的轴向拉力F=20kN时,测得试样中段B点处与其轴线成30º方向的线应变为30=3.25×10。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210GPa,试求泊松比。

4

12、教材题7-24,从某铸铁构件内的危险点处取出的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分量如图所示。已知铸铁材料的泊松比=0.25,许用拉应力t=30MPa,许用压应力c=90MPa。试按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第 6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一.选择题参:

1.D ; 2.B ; 3.A ; 4.D ; 5.D ; 6. A ;

7. B ; 8. C ; 9. A ;

10. 选C ;解:1,2,3 , r313() ;

二.计算题

1.解:

, 取 d=115mm

120802、解: max2min36.8120802 6010063.2MPa163.2210,236.8MPa,3163.2MPa。

max13281.6MPa

323 23.解:轴表面测点的应力状态为: 第 7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3v1v2; EEE2.110531010658.7MPa10.280.86631v 2EamTWp58.7166032.49KN.m

题三、3图

4解:

时线应变最大

5.解:

第 8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6解:

第 9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7.解:

8.解: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9.解:

10.解:

第 11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11.解:

第 12 页 共 13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12.解: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