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无形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无形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谈无形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口狄具亮(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莱芜271100) 导致审计人员难以深入了解。会计信息的真 摘要:堕盖 螺丝盗垒敦国 且亟堡厦 垂 资l产. 丝成 计提减值准备,为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核心力量,然而许多企业在无形资 产的账务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形资产虚构、入账 实性很难保证,从而误导报表使用者决策。 (三)无形资产出售转让的会计处理不规范 1.售价不合理。会计准则更强调在“合理估计”、“各种 经济因素”的基础上作出判断。这要求企业处置价格不能过 高也不能过于保守,这给予了企业会计处理方面的更大自 价值随意等。企业在审计时普遍重视有形资产审计,忽视 彤炎 童盐一垂 曼 登』古 墨侵丕劐 金金 的 可,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审计。本文以会计准则 为基础.探讨了目前企业在无形资产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由度.企业很容易利用这点操纵利润。 2.容易忽略无形资产出售转让业务。一般情况下,不得 随意处理无形资产,只有某项无形资产不需要或出售比继 续使用收益更大时,才会出售无形资产,而有的企业则在正 常情况下就出售转让企业正在使用的无形资产,而在审计 时往往忽视。 关键湖: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审计 无形资产审计时存在的问题 一、(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 无形资产的经济收益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无形 资产审计的方法和程序也与有形资产审计存在不同,但目 前我国并没有针对无形资产审计出台具体的业务准则,在 实际工作中,要么和有形资产一样采取同样的方法,要么忽 3.出售价款账务处理不正确和不合理。出售无形资产 账款收回应及时入账,并按规定计入营业外收入。有的企业 则把已收回的销售款项长期挂在应收账户上不予入账,或 违反规定将收入冲减成本费用.或把收到的款项不计入营 业外收入而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形成账#t,/b金库甚至被 个人侵吞,这在审计过程中也容易忽略。 (四)利用无形资产摊销操纵利润 略无形资产审计。如果无形资产在总资产所占比例较少,这 样的结果不会影响审计质量,或者说影响的很小。但是若无 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大,再这样做必定会影响审计质量,甚至 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 (二)无形资产入账价值比较随意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是确定人账价值,自 然这也是审计的重点。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摊销方法选择上更加灵活,有加 速摊销、产量法、直线法,更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新会 计准则只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而且对摊 销期限不做具体的长短要求.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只是定 期进行减值测试,不再摊销。这给审计人员对于摊销期和摊 销方式的合理性确定造成了困难,容易导致摊销不合理.也 容易给企业留下利用改变无形资产摊销进行利润操纵的空 1.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较低。比如研发费用是资本 化还是费用化,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等。而我国会计人 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相对较低,很难保证无形资产入账价 值的准确性,在审计过程中忽略或轻易认可被审计单位的 账面价值,后果严重。 间。比如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由有限变为无限,会计摊销方 法也可作相应的变动。 (五)审计人员对无形资产审计缺乏足够重视 2.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不规范。企业自创无形资 产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尽可能资本化。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 1.不够重视审计计划制定。在计划阶段,很少通过了解 客户无形资产方面的相关信息后再制定审计计划.很少针 不同方法进行计量;专利权、商标权等采用成本法;对于非 对无形资产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这势必会导致在实施审 计时忽略无形资产。 专利技术,由于无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承认.其人账价值有一 定的随意性,因此进行评估时评估参数、评估要素更复杂, 评估结果难以合理。 3.无形资产摊销账务处理比较随意。比如摊销期限可 2.缺乏专门的无形资产风险评估程序。目前,国际通行 的审计方法中,是以风险评估程序为基础,而在我国的审计 实务中,很少有专门的无形资产风险评估程序,评估结果很 难客观、全面.对于重大的会计事项难以把握.以致评估结 长可短,任意多摊、少摊、不摊无形资产,从而人为地调节会 计利润的高低。未按规定将无形资产摊人“管理费用”中,而 摊人生产费用或其他资产,不进行无形资产的减值测试就 4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会计类核心期刊 果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3.无形资产审计风险太高。审计人员在形成审计意见 时,通常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无形资产的结果,实际工作中很 报废处理 少出现因为无形资产审计状况而影响和改变审计意见的情 况,只根据其他的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意见, 使得无形资产审计的风险问题大大提升。 二、对策 1.在实施审计时审查企业是否执行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的相关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Et是否对无形资产准确判断, 是否有判断依据及相应文件.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才进行减值测试,并估计资产的可收回 金额。只有企业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才就低于价值计 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的金额的确认是否客观、 真实:实施审计时审查企业是否执行了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 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2.实施审计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取消了原准则无形资产 减值损失可以转回的规定,是否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 作为“秘密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况,是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 息的质量。 (一)明确无形资产审计目标 1.核实会计记录的无形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并为被审 计单位所有。 2.查找无形资产增减变动及摊销的记录是否完整、无误。 3.落实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恰当,确定无形资产 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正确,确定无形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针对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评审 通常在审计时,正常的审计程序是先了解企业的内控 制度,后进行符合性测试,再进入实质性测试。由于无形资 产业务相对较少,其审计过程相对简化.可直接进行实质性 测试。但无论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下列内容进行重点了 解:该无形资产业务是否具备合法的授权书;该无形资产的 审批依据;会计处理程序是否遵守有关规定。 (三)对企业无形资产执行针对性实质性测试 无形资产审计时,对其审计除了执行常规审计程序外. 3.审查复核无形资产报废是否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如 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说明该无形资 产已经被其他新的技术所替代,则应将其报废并予以转销, 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 (五)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1.倡导审计人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重视审计专业 知识的更新与提高,加强对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提 高审计能力,要时刻注重知识的更新。 还应根据无形资产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审计 人员应该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取得有关无形资产 2.正确引导审计人员树立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观念,坚 持实践第一的理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仅向 书本学,也向实践学,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深入思考审 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3.建立定期业务交流制度,互相学习交流审计心得和 体会,探讨不同被审计单位具体的业务运作流程和相关的 法规以及会计核算的特点;建立轮岗制度,有利于所有 审计人员学习掌握各行业业务知识,把每个审计人员培养 成为审计业务工作的通才。使每个审计人员都能独挡一面 担任主审,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个审计团队的业务水平。 4.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审计人员进行激励,使其保持积 极向上、精神饱满的工作状态。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激 励创新机制,要调动整个审计团队的积极性,突出工作业绩 在干部奖惩、选拔任用中的份量,加大审计执行力度,努力 争取,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福利水平。Z 原始价值、账面价值、取得El期及摊销期限等资料,重点检 查以下几个关键点,以保证审计质量。 1.无形资产的形成是否正确。无形资产形成的途径主 要有三条:购入、自创和投资转入。由于无形资产不具有实 物形态。所以对无形资产形成真实性的审查主要集中在无 形资产有关原始凭证和证明文件上。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 审计人员可以审查交易双方签订的转让合同、支付凭证等。 对于自制形成的无形资产要注意审查企业有关原始支付凭 证和会计账簿。审计人员应注意被审计单位对收益性支出 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以及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2.无形资产的转让是否正确。无形资产转让的方式有 两种,一是转让所有权,二是转让使用权。应着重审查无形 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留心转让的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转 让的是所有权的,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转让的是使用权的, 分别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 3.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是否正确。审查时,首先应注意无 形资产投资的作价是否合理,有无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其 次,应注意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4.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正确。对无形资产摊销进行审 查时,首先注意摊销方法采用什么方法,是否符合可比性原 则,应注意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是否正确。其次,应注意无 形资产摊销数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最后,应注意无形资产摊 销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四)认真审查复核无形资产减值的计提和无形资产的 参考文献: 1.陈宏.论无形资产核算错弊的审计及应注意问题【J].商业会计, 2010,(7). 2.张满平.论无形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U].现代商业, 2010,(5). 3.钱爱民,张新民.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与特征构建【J].财经问题研 究,2009,(12). Commercial Accounting l 2012・05・10期l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