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蔬菜质量安全风险研究

蔬菜质量安全风险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Vegetables 2015.1 万hm ,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万hm , ̄112015 年菜田总面积将达到4.67万hm [24】。目前,北京 市的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在大兴区、通州区、顺义 区等区县,主要包括温室、大棚、中小棚,其 中温室占蔬菜设施总面积的70%左右。据统计, 目前北京市进行蔬菜种植的共有145个镇1 881个 主,南方蔬菜供应为辅的格局 】。外埠蔬菜主要 包括河北、山东、辽宁、海南、广东、云南等 地。随着季节变化和气温降低,北京蔬菜供应地 由北往南逐步转移, “南菜北运”的比例有所 增加。1—3月份来自南方4省(广东、广西、海 南、云南)的蔬菜所占比例为10%~20%,6、7 月份则不足1%,12月份来自南方4省的蔬菜比例 村。667 m 以上的菜地共计7 507块,主要分布 在大兴、通州、顺义和房山4个区县,占全市播 种面积的78%左右。 “千亩村”共计87个,分别 为大兴区28个,通州区25个,顺义区21个,平谷 区4个,延庆县3个,房山区3个,密云县、昌平 区、丰台区各1个。“万亩镇”共计14个,分别 为大兴区的庞各庄镇、榆垡镇、礼贤镇、魏善庄 镇、采育镇,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顺义区的杨镇 和北务镇,通州区的马驹桥镇、宋庄镇、于家务 回族乡、张家湾镇、都县镇和永乐店镇。大兴区 蔬菜种植面积居京郊各区县的首位 ]。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蔬菜品种引进与选育, 加快了特菜、小品种蔬菜以及专用品种的引进、 示范和推广,加快了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据统 计,北京市蔬菜品种总数为140余种,常年种植 品种3O余种。当前栽培的主要品种为果菜类、 叶菜类、根茎类、食用菌和其他,其中果菜类 蔬菜面积约占22%,叶菜类面积约占49%,根茎 类面积约占6%,食用菌面积约占4%,其他约占 19%。全市不同区域的主栽品种根据其气候条件 和土壤类型而有所不同,其中大兴区和顺义区主 要为蔬菜和西甜瓜,通州和房山主要为蔬菜和食 用菌,延庆、密云、怀柔主要为冷凉蔬菜。主要 蔬菜品种做到了早、中、晚熟配套,耐寒及耐热 品种配套,春秋季品种配套,实现了周年生产、 周年供应 】。从全市不同月份的生产供应来看, 北京市蔬菜生产供应周期主要集中在6—7,q份, 1 1月份达到全年供应量的峰值。 2北京市蔬菜来源 北京市蔬菜来源分为北京本地自产蔬菜和外 埠蔬菜,从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查的数据显示,北 京市蔬菜主要依靠外省市供应,自给率比较低。 全年本地蔬菜市场供应比例在10%左右,外埠蔬 菜来源地相对集中,总体形成以北方蔬菜供应为 .2. 再次增加。据监测调研,在北京蔬菜供应地中, 河北、山东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9%和23%, 天津为4.5%,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推进,河 北在北京市蔬菜供应保障方面将起到更加重要的 作用。由于北京市蔬菜自给率偏低,蔬菜供应主 要以外埠基地为主,因此北京市蔬菜质量安全风 险主要为输入型风险,外埠蔬菜的质量安全将直 接影响北京市蔬菜的质量安全状况。 3蔬菜质量安全状况 为确保“菜篮子”质量安全,2001年农业部 提出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首先对北京、 天津、上海、深圳4个城市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 行监测,随后不断扩大例行监测的范围和品种, 目前例行监测已扩大 ̄1]37个城市,监测品种主要 涉及茄果类、甘蓝类、白菜类、绿叶类、豆类、 瓜类、根茎类等7类蔬菜,检测的蔬菜品种包括 芹菜、大白菜、花椰菜、菜心、叶用莴苣、韭菜 等20余个,农药检测参数由最初的农药残留13项 增加 ̄1J22项,再增加到50项,2014年在原有基 础上又增加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烯酰吗 啉、虫螨腈、咪鲜胺、嘧菌酯、二甲戊乐灵、噻 虫嗪、氟啶脲,农药残留检测参数达到58项。随 着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不断实施, 我国蔬菜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逐步趋好的发 展态势,2013年农业部例行监测的37个城市的蔬 菜抽检合格率为96.6%,较2009年提高了1.9%【8 】。 通过对各地监测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近年 来农药残留超标前几位的蔬菜依次为韭菜、芹 菜、普通白菜、豇豆、甘蓝、菜豆、茄子等,其 中容易引起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5种农药依次为 毒死蜱、克百威、多菌灵、磷、氟虫氰等。 从不同种类蔬菜看,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 明显高于其他种类蔬菜,同时豆类蔬菜农药残留 Vegetables 2015.j 率相对较高n 。 作为首都,北京对蔬菜质量安全非常重视, 为提高蔬菜质量安全,北京市每年定期开展产地 蔬菜质量安全抽样检测,重点对全市13个区县的 蔬菜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农户、生 产加工配送企业及蔬菜批发市场等进行抽样,虽 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近年来略有下降,但是蔬 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仍然存在,蔬菜生产过程 中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如何提升蔬菜质量安 全,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仍然是当前面临的 重要问题。 4提升蔬菜质量安全的建议 根据蔬菜质量安全状况、蔬菜产业的发展情 况以及蔬菜的主要来源及分布,为提升北京市蔬 菜质量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开展以下几方面 工作: 4.1 加快筛选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的化学农药的 替代产品 近年来在蔬菜质量安全抽样检测中,农药毒 死蜱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超标率,是导致蔬菜农 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n H 。根据北京市蔬 菜抽样检测结果显示,由于使用农药毒死蜱造成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样本数占超标样本总数的 31%。随着国家对高毒农药的禁用,部分中毒、 低毒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增加,作为一种高 毒农药的替代产品,毒死蜱已成为有机磷类杀虫 剂的主导品种。毒死蜱最早是由美国陶氏公司发 明并于1965年在美国登记开始使用,是一种广 谱性杀虫剂,适合于无公害蔬菜生产,属于低毒 农药,但是其具备有机磷农药的共性,即不易降 解、安全间隔期长等。蔬菜大多生长周期较短, 在选用中低毒农药时为达到明显的防虫杀菌效 果,菜农容易超次、超量使用农药,从而造成蔬 菜农药残留超标。目前,已有美国、新西兰、南 非等多个国家禁止使用农药毒死蜱H 。为进~步 提高蔬菜的质量安全,相关部门应尽快筛选一些 低毒、残留少、选择性强、用量少、使用成本低 的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来替代毒死蜱这种安 全问隔期长、易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化学 农药。 业界观察 4.2抓好“千亩村。万亩镇”重点区域的蔬菜安 全生产与质量监督管理 目前,北京市的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兴 区、通州区、顺义区和房山区的14个万亩镇和 87个千亩村,因此要想提升北京市产地蔬菜质 量安全,应做好这些重点区域的蔬菜质量安全生 产和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千亩村、万亩镇”的 蔬菜生产应推行“科技人员包村人户”措施,科 技人员定期驻点指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了解蔬 菜的主要病虫害和农药的使用技能,使农民完全 掌握操作技术规范。通过科技人员包村入户,了 解农民对蔬菜种植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培训内 容、方式的需求,同时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 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生产,推动农业技术进村人 户。通过科技人员进村人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培 训指导,创建一批规模化的典型户,辐射带动周 边农户,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在农技指导作用上 的影响力。 4.3建立农药连锁配送服务体系,促进农药市场 健康发展 逐步在北京市各区县建立蔬菜基地农药连锁 配送服务站,通过农药连锁配送体系搭建农药生 产企业和经营部门之间的平台,在农药连锁配送 体系中,以各区县植保站作为技术后盾,针对农 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转变过去 “卖药的不负责技术,负责技术的不卖药”的情 况。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出现病虫害,到连锁配送 站后,销售人员针对病虫害的情况介绍病虫害的 防治知识以及应使用哪种农药进行预防。农药连 锁配送服务站的建立,从侧面解决了农药经营者 缺乏必要专业知识的难题。 此外,通过农药连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 农药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从根本上减少 使用劣质农药的现象。农药购进有了保证,从而 保证了农民使用农药的质量,避免了假农药坑 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农药连锁配送 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推广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 蔬菜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安全、低毒、高效的农 药,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作物抗药性的产 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蔬菜的 质量安全。 .3. 业界观察 4.4开展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即通过优化集成 生物、生态、物理等技术并限量使用化学农药, 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过程。在蔬菜生产 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开展蔬菜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目前,蔬菜病虫害 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有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 预防、产中科学防控、产后残体无害化处理几个 方面,重点包括全园清洁、无病虫育苗、土壤消 毒、产中综合防控和产后蔬菜残体无害处理。根 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具体推 广了生物农药、物理隔离、理化诱控、天敌昆 虫、植保器械和精准施药等20多项核心技术。应 重点加强这些核心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通过在蔬 菜生产中推广这些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 农药的超标使用,遏制农药的面源污染。 同时,黄板、杀虫灯、性诱技术等不用药技 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生产环境湿度的 降低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进而减少农药的使 用。蔬菜生产过程中,应将杀虫灯、性诱剂、色 板、防虫网和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有机结合起 来,既可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又可以减少 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从而保护生态环 境和提升蔬菜质量安全。 4.5避免蔬菜在储藏、运输环节受到二次污染 2013年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调 整,监管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进入批 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之前由农业部门 负责监管,进入之后由食药部门负责监管,相 比过去,农业部门增加了收储运的监管。针对 蔬菜行业的质量安全,在蔬菜的储藏、运输环 节中可能会存在非法使用防腐剂、保鲜剂等来 延长蔬菜保鲜、保质期的现象,这无疑给蔬菜 质量安全带来了产后二次污染的风险,因此, 农业部门应进一步研究蔬菜产后的贮存、保鲜 处理等管理措施,这对于提升蔬菜质量安全也 是十分必要的。 4.6强化批发市场监测。严把准入门槛 由于北京市蔬菜自给率低,主要以外埠供应 为主,因此要想提升蔬菜质量安全,必须强化批 发市场监测,严把准入门槛。蔬菜市场应严格落 一4. Vegetables 2015.J 实索证索票制度,蔬菜经外埠进入北京市批发市 场,应提供外埠出具的销售凭证或产品质量证 明,并对产地、品种、数量等信息进行登记备 案;同时,蔬菜生产基地应按照有生产记录、有 质量检测、有产地证明的原则实行蔬菜产地准出 制度,通过蔬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人,形成从农 田到市场全过程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进 而强化蔬菜生产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1 新华网.**在2013年农村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EB/OL].[2013.12-25].http:,,jingji.cntv.cn/ special/2013ncgzhy/. [2】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3 ̄京统 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巩峥.保住并种好7O万亩菜田【N】.北京日报,2012. 03—16(8). [4】苗润莲,蔚晓川,张红.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 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北京农业,2010(9):9.10. 【5】韩玉芸.北京市大兴区蔬菜质量安全状况调查报告[J】. 北京农业,2012(8):207—208. [6】王永泉.北京市蔬菜产业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 学,2004. 【7】赵友森,赵安平,王川.北京市场蔬菜来源地分布的调 查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8):41.44. [8]陈晓华.2014年农业部维护“舌尖上的安全”的目标 任务及重要举措【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2):3.7. 【9】李涛.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 济与科技,2010,21(6):18 19. [10】邓波,王珊珊,陈国元.2007—201l全国蔬菜农药残留 状况规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2):253.256. [11]黄月香,刘丽,培尔顿,等.北京市蔬菜农药残留及蔬 菜生产基地农药使用现状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 志,2008(4):3 19—321. 【l2】叶雪珠,赵燕申,王强,等.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 在风险分析[J].中国蔬菜,2012(14):76.80. 【13]赵宇翔.市售蔬果中毒死蜱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研究 【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4】薄福宝,王红霞,张慧,等.呼和浩特地区市售蔬菜农 药残留现状研究[J].疾病监测,2009,24(6):462.464. [151施华.多国禁限用毒死蜱[J】.北京农业,2012(16):53.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