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艳丽

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05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型产物,它与其他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怎样实施?这个问题涉及到实践方式问题。通过三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实践方式上应“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以生活背景为场景,以教师的参与合作和指导帮助为支撑”。

一、以主题为线索

主题本身有一定的综合性,都或多或少地涉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四个研究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只要教师善于分析主题的性质,选择好主题的大小(切合学生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找准主题的切入口,完全可以以主题所侧重的四大领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以活动为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就是“实践活动”,其独特的价值只有通过师生的实践探索才能获得,因此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要摒弃“授受式”教育方式,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用”、“在做中思”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以生活背景为场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应当坚持“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和“为了生活”的原则,以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统一。“源于生活”是指活动主题来源于真实的、鲜活的生活经验领域。“在生活中”是指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为了生活”是指活动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将实践过程的所思、所感、所学、所见、所悟同现代的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获得更有意义的体验经历和学习能力。

四、以教师的参与合作和指导帮助为支撑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帮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1.就活动过程而言,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督促和激励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拓宽学生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指导合作方式,提供技术支持,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分工;启发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评价。

2.就指导的力度而言,不同学段甚至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之间,指导力度都应有所不同。年级越低,指导力度越大、越强;年级越高,指导力度越小、越弱。

3.就指导的方法而言,应当详尽、具体,包括: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本身的优缺点,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方法实施中的具体注意事项等。当下,教师方法指导的着力点应放在:(1)如何让学生运用基本研究方法来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主题;(2)如何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案;(3)如何搜集和处理各类信息资料;(4)如何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合作;(5)如何利用网络开展相关活动;(6)如何撰写活动小结和报告等等。注意的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方法的选择应体现出一定的层级和梯度。同时,要强化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实践能力和对方法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

总之,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讲授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责任,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平等参与和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李雪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