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如何关注学困生

谈如何关注学困生

来源:华佗小知识


谈如何关注学困生

北村小学 徐智杰

【摘要】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教始终为学生的学服务。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很大好处。

【关键词】 树立信心 激发兴趣 学法指导 激励评价

学困生,顾名思议,就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而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我们可将学困生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智力有缺陷导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厌学导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于此类学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只有从本源入手,帮助其克服困难。要乐而不疲,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才能取得成效。

一、关注学困生,给学困生以爱的倾斜。

学困生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而觉得自卑,但他们内心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在课堂教学时,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要对学困生格外关爱,让其体会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注意多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长处,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可以进步的。比如,当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或是有新的发现以及在学习上有点滴进步时,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

二、关注学困生,捕获成功,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就会具备自主求知的意识倾向,学习自然也就兴趣盎然。否之则索然无味。而此前提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学困生则安全不具备这些条件,学习也就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捕获成功的机会,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利用课余、课后、课间的课间,有意思地为学生开小灶,巩固所学知识,定时检查效果,肯定学习成果,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树立“我能行”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学困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对学生自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或测试都是建立自信心的时机。作为教师,应从日常教学的每一次评价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困生而言,更应如此,如在课堂上改变以往非对错的程式化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

第 1 页 共 2 页

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如“你真棒”,“这个想法真好”,“没想到,请坐下,再想一想”。又如在作业批改中,不单纯是分数衡量,还施以评语:“这次作业有很大进步了,继续努力,加油啊!”这样,让学生在老师对自己一次以一次的激励与肯定中树立自信心。

四、关注学困生,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 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而相对学困生而言,更应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要多进行学法指导,并要做到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如在教学《颐和园》这篇文章的结构方式,开头、中间、结尾之间的关系时,对学困生来说,根本不理解“总——分——总”之间结构为何物。此时,教师应耐心地让这些学困生和多读几篇类似结构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在举一反三中教给学生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五、关注学困生,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六、关注学困生,树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

学困生学习的得与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而引发其兴趣的根源则有赖于学生对该科任教师的信任。因为对学生而言,主观意识极浓;我喜欢某老师,那么他的说话我就听,教的科目我就学,反之就十分排斥。因此,教师要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必先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协调师生关系则光从言行上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如:对一个贪玩的学困生,老师发现其在玩的过程中太过激了,弄得满头大汗,就适时地用手帮他轻抹一下额头上的汗,婉转地说:“你看你,弄得满头大汗的。”又如此学生对老师撒了谎,老师并没有直接对他进行批评,而是婉转地说:“你又骗我了!”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平淡的语言,对学生而言,却是一种关爱是一种宽容。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