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冷凝集、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和交叉合血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6-04T17:35:13.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 作者: 黄建军 阙朝锦 倪翠兰 周雨亚[导读] 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ABO血型鉴定包括正、反定型。黄建军 阙朝锦 倪翠兰 周雨亚 (彭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611930) 【关键词】简析冷凝集 不规则抗体 血型鉴定 交叉合血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81-02
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ABO血型鉴定包括正、反定型。正定型用已知抗体特异性的血清检查红细胞上的抗原,反定型即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抗体[1]。
ABO血型正、反定型影响因素[2]:①冷凝集(如支原体感染、EB病毒感染或某些肿瘤致其效价明显升高);②不规则抗体(分为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
我院曾遇一例受血者,输血前: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交叉合血主侧凝集,现对病例血清学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胡XX,女,80岁,因“头昏、乏力、心累、面色苍白40-年,加重5天”入院。病人曾于1975年于华西医院住院查骨髓、溶血全套等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贫血。2005年曾因贫血加重于省医院就医,输同型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具体血型不详)。于2013年1月到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申请输注AB型RH(+)红细胞悬液2U,我科例行输血前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检测[3]。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有不规则抗体,血型结果正反定型不一致。
对患者标本复检血型室温下(25℃)玻片法: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A型。
试管法:正定型为AB型RH(+),反定型为A型。玻片和试管放37℃孵育后,抗A凝集,抗B呈可逆性散开。说明血型为A型。在37℃温盐水中进行血型鉴定为A型。用微柱凝胶卡: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A型标准RBC(++~+++)凝集,B型标准RBC(++++)凝集,因此正反定性不符。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微柱凝胶):Ⅰ、Ⅱ、Ⅲ为阳性(均呈++++凝集)。用患者标本与A型红悬进行盐水交叉配血,在37℃孵育下试管法盐水主、次侧均未凝集而凝聚胺、卡式均出现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 1.2 血清学检查
1.2.1 试剂:ABO标准血清(上海华泰生物工程实业有限公司),ABO标准红细胞(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抗A1、抗D试剂及筛查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凝聚胺试剂(<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放散试剂(上海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血清学试验方法参考文献[4]。 1.2.2 方法:所取标本无溶血、脂血、黄疸 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抗A 抗B
玻片法: 凝集 凝集(37℃孵育后,凝集消失,考虑冷凝集) 抗A 抗B 抗D
微柱凝胶法(卡式): 4+凝集 — 4+ A悬 B悬
反定型:(卡式)2+~3+凝集 4+凝集(该凝集为非特异性抗体引起的凝集) (玻片法) — + 直抗 — 放散实验 — 交叉合血结果:
洗涤红细胞与A型血合血,盐水法 主、次侧均未凝集 凝聚胺法 主、次侧均凝集
卡式配血 主、侧凝集,次侧未凝集 自身对照 (—)
患者血清与洗涤O型红细胞合血出现凝集,提示病人存在非特异性抗体,建议进一步检测。 注: —为阴性 +为阳性 2.讨论
2.1 本例患者诊断为非球形红细胞贫血,有冷凝集综合征表现,有多次输血史,导致不规则抗体(IgG抗体)存在(建议做进一步检测),结合试验结果考虑为非特异性抗体。
2.2 本例患者与A型红细胞及洗涤O型红细胞交叉配血均出现主侧凝集。在实验室很难找到与之完全配合的血液,建议患者在明确诊断病因的前提下应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尽量避免输血[5]。 参考文献
[1] 邱少红,余蓉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探讨及处理对策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2] 张险峰,和平.冷凝集素综合症交叉配血不合2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905 [3] 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06-02.
[4]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46-254
[5] 杨志超,徐伟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抗-C及抗-e致疑难配血一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10月第9卷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