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投资项目分析与管理》作业题标准答案

《投资项目分析与管理》作业题标准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投资项目分析与管理》作业题标准答案

一、 名词解释题

1、投资:是将一定数量的资财(有形的或无形的)投放于某种对象或事业,以取得一定收益或社会效益的活动;也指为获得一定收益或社会效益而投入某种活动的资财。

2、投资主体:即投资者是指具有资金或资财来源和投资决策权的投资活动主体。

3、投资客体:是指投资对象、目标或标的物。

4、投资目的:是指投资者的意图及所要取得的效果,并保证投资回流,实现增值,以获得收益或社会效益。

5、投资方式:就是指资金运用的形式和方式,如形成项目实物资产的直接投资和形成股票债券的间接投资。

6、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有价证券,以获取一定预期收益的投资。

7、直接投资:是指将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的建设或购置以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资。

8、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

9、投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它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

11、 投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投资总体中所含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数量比例。

12、 经济结构:又指国民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数量比例关系。

13、 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从多个供选择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从而放弃了次优方案所能取得的利益而成为损失的这种成本。

14、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15、 时间价值:是指投资者因为推迟使用货币一段时间而得到的相应的报酬。

16、 复利终值:就是若干期后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未来价值。

17、 复利现值:就是按照复利方式计算以后若干期一定数量资金现在的价值。

18、 年金: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发生的系列现金流量。

19、 后付年金:是指发生在每期期末的系列等额现金流量。

20、 先付年金:是指发生在每期期初的系列等额现金流量。

21、 可分散风险:是指某种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2、 不可分散风险:是指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证券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3、 净现值法:就是通过测算项目的净现值,用以显示项目的获利能力并作为评价决策标准的一种项目评价方法。

24、 内部收益率法:就是指通过测算项目的一个贴现率使项目所有成本的现值等于所有收益的现值,从而判断项目自身收益能力并作为评价决策标准的一种项目评价方法。

25、 影子价格:是资源增加一个单位时国民经济的效益所增加的量。

26、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

27、 资产报酬率:是指项目的税后净利润同项目全部资产净值的比率。

28、 市场调查:是指应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分析市场信息,对市场状况进行反映式描述,认识市场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29、 投资条件评价: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内外条件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及其利弊得失作出评价、以判断项目生存的可能性和可靠程度,它是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0、 敏感性分析:在一个项目的寿命周期内,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分析确定哪些是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大的敏感性因素,哪些是不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敏感性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 问答题

1、资金循环周转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答:是指资金循环周转实现增值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货币形态、资金的生产形态和资金的商品形态三个阶段的循环。

2、投资的特点是什么? 答:包括一下一些特点:

1) :投资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投资系统内部相互制约,外部联系也十

分广泛;

2) 投资的周期相对较长,资金投入到全部收回包括了投资的项目建设

周期和经营周期;

3) 投资项目实施的连续性和资金投入的波动性 4) 投资具有风险性;

3、投资有什么作用?

答:投资的作用表现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资供给

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两个方面;

2)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资源配置最终反应经济结构,而合理的经

济结构又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4、投资学研究对象在宏观方面主要侧重于哪些问题?

答:投资学在宏观方面主要研究的投资问题是分析投资与消费、财政收支、信贷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投资学研究对象在微观方面主要侧重于哪些问题? 答:投资学研究对象在微观方面主要侧重于研究各不同投资主体,根据各自的实际,掌握投资机会,分析投资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以及微观投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投资的特殊规律。

6、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1) 全部要素的投入:其中包括资金、劳动和土地的投入;

2) 单位投入的产出:其中包括知识进步、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

以及自然因素等等;

7、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有什么关系?

答: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经济的发展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促使科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和变革;

2) 技术成果的创造、应用和推广,不断促使经济的增长。

8、从所有制结构、决策结构、调节机制、激励机制和组织结构五个方面可以如何划分投资? 答:可以作一下划分:

1) 从所有制结构看,投资可以划分为私有制为主体的投资模

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投资模式;

2) 从决策结构和组织结构看,投资可以划分为集权投资模式

和分权投资模式;

3) 从调节机制看,投资可以划分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投资模

式和以计划调节为主的投资模式;

4) 从激励机制看,投资可以分为利益驱动型投资和行政强制

驱动型投资模式。

9、西方国家的投资主体主要有哪些?

答:西方的投资主体主要有:私人、银行和,其中以私人投为主。

10、 西方国家投资中的财政投资主要有哪四种方式?

答:西方国家投资中的财政投资主要有预算无偿投资、财政投资贷款、以补助金方式间接投资以及通过减免税收来鼓励投资四种方式。

11、 社会主义国家的投资主要有哪三种典型的形式?他们各有何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国家的投资主要有一下三种典型的形式并有一下特征:

1) 高度集权型投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企业投资全部纳入国家统一

计划,以行政投资方式为主,国家是唯一投资主体,投资领域各单位和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非商品化,它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2) 分散型投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彻底放弃一切投资决策

权,投资决策权完全交给企业自主掌握;

3) 综合型投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划分国家和企业的投资范围,

负责关系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的项目投资,地方负责关系到地方产业、经济结构的新建项目投资决策,企业再生产方面的一切决策权全部交给企业自主行使,投资主要通过税收杠杆、信贷杠杆以及发布投资信息引导三种方式实行。

12、 我国传统的投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我国传统的投资演变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1) 1949-1957年以国家投资为主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阶段,此阶段主要

以集权投资为框架;

2) 1958-1960年投资第一次放权阶段,此阶段只是简单的行政放

权,并且投资规模失控、效率严重下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 1961-1965年集权投资重建阶段:国家在这一时期运用强

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力地压缩了基本建设规模,扭转了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国家为投资决策主体,地方的投资决策权限很小,企业基本没有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决策权;

4) 1966-1978年投资再次实行地方分权时期:这一时期的建设规

模严重失调,投资总规模长期偏大,投资结构严重失调,投资效益严重下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13、 传统的投资有何弊端?

答:我国传统的投资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投资决策高度集中,投资主体单一,企业缺乏活力,投资效益底下; 2) 投资资金无偿供给,投资责任软约束而造成“投资饥渴征“,并导致

经济周期性震荡;

3) 投资领域各单位和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商品经济性质的,与商

品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根本不相适应。

14、 我国的投资改革从1979年以来经历了哪三个高潮? 答:1979年到现在(1995)我国的投资改革出现了三次高潮:

1) 第一次:以1984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管理体

制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为标志。这只是一些局部、基层和具度的变革;

2) 第二次:以1988年发布《关于投资近期改革方案》为标

志。在国家重要基础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的资金来源和各省、自治区和计划单列省辖市的基本建设基金建立以及六个专业投资的建立体现了对传统投资的一些要害性触及,但是并没有得以完美的实施。

3) 第三次:以1992年南巡讲话为标志,此后,我国经济市

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配合这一新形势,在投资领域以市场为取向的指导思想更加明显,投资在经济改革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得以大大加强。

15、 投资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实现哪些方面的转变? 答:投资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实现在以下方面的转变:

1) 投资主体以企业为主、多元投资主体并存,明确的投资职能; 2) 投资要素以市场配置为主,并以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规律为投资的

基本规律;

3) 实施市场诱导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制度,性融资机构和商业

银行相分离;

4) 实施风险投资责任制,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经济实体;

5) 以市场调节、经济调节和法律调节为主的投资调节手段。

16、 投资分配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投资分配结构包括:

1) 投资的产业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关系; 2) 投资的部门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3) 投资的地区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4) 投资的主体结构;是指各投资主体之间投资数量比例的关系;

5) 投资的再生产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之间的分

配比例关系;

6) 投资的技术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建筑安装工程、机器设备和其他

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7) 投资的项目规模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不同规模项目上的分配比例

关系,一般是指大中小型投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8) 投资固流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分配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比

例关系;

17、 投资领域治理整顿的三大目标是什么?其核心目标哪个?

答:投资领域治理整顿的三大目标是: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其中提高投资效益是三大目标中的核心目标。

18、 投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是什么? 答:投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结构制约着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而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又是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动力。

19、 投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考虑的? 答:投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的

1) 投资存量是经济结构形成的决定因素; 2) 投资增量是经济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

20、 投资与主要的经济结构关系是哪些? 答:投资与主要的经济结构关系包括:

1) 投资与所有制结构:投资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作用从长远发展来看,

包含在生产力提高的过程之中;而从中短期看,则表现为本期各种经济成分的投资比重差异,从而有可能使下一时期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一定的变动,同时所有制结构对投资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2) 投资与地区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改善主要是由投资在

各地区的分配关系所决定的;同时投资在地区之间的分配结构对地区经济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

3) 投资与产业结构:从投资需求角度看,投资需求强烈地影响着产业

结构的变化方向;从投资供给的角度看,投资供给将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直接影响产业结构。

21、 什么是我国传统投资结构的双超前性? 答:我国的非均衡的经济增长道路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具有投资结构双超前的非均衡特征:

1)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农业投资相对滞后,而工业投资则超常增长; 2) 在工业内部,轻工业投资相对滞后,而重工业投资则超常增长。

22、 从宏观角度看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什么? 答:从宏观角度看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

1) 投资结构要与生产消费结构相适应,要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

2) 投资结构要与经济资源结构相适应,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利

用;

3) 投资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互协调和自我调节能力,从

不平衡中不断的求得新的平衡; 4) 投资结构必须符合良好的效益原则。

23、 从微观角度看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什么? 答:从微观角度看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投资结构应该是各项投资主体的产出最大化,其中包括两大类:

1) 当期产出和消费最大化的资本-周转率标准;

2) 将来产出和消费最大化的MRIS标准(可供投资的剩余产品最大化

标准)。

24、 基础产业投资主要是指哪些方面? 答:基础产业投资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 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我国的农业投资比重一直过低; 2) 能源:能源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动力基础,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与工

业的生产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3) 原材料:原材料工业是提供劳动对象的主要部门,在全部工业和整

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 交通运输: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目前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

的瓶颈产业;

5) 教育事业: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投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素质

的提高。

25、 证券组合的风险如何分类和描述? 答:证券组合的风险可以分类和描述如下:

1) 一种股票的风险由两部分组成,即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2) 可分散风险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削减并随着证券组合中的股票数量

的增加而减少;

3) 不可分散风险是由市场变动而产生的,它对所有股票都有影响,不

可通过证券组合而消除,但是可以通过β系数来衡量。

26、 可行性研究要经历哪三个基本的阶段?P105~107

答: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发展阶段,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 投资机会研究:机会研究的任务是鉴定投资机会。在市场经济的条

件下,机会研究通常是对几个投资机会或工程设想进行鉴定。

2) 初步可行性研究:主要是要研究投资机会是否有前途,值不值得和

有必要进一步作详细可行性研究以及进一步的详细分析以及项目中有哪些关键性问题需要进一步作深入研究;

3) 详细可行性研究:即一般所说的可行性研究,它是进入深入的技术

经济论证的关键环节。

27、 详细可行性研究应该回答哪些基本的问题? 答:详细可行性研究应该回答以下一些基本的问题:

1) 资源及市场情况如何? 2) 投资项目的规模如何? 3) 厂址选在哪里最佳?

4) 采用什么工艺技术,有什么特点? 5) 需要的外部协作条件如何?

6) 建设时间多长,需要多少投资,能否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7) 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

28、 项目财务评价为什么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评价方法?

答:项目财务评价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评价方法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 任何项目必须进行财务预测,并作出合理的评价,这是无条件的而

且是必须的;

2) 财务评价是其他评价(如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的基础。 3)

29、 项目财务评价的静态分析法的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指标? 答:静态分析法的特点是:

1) 分析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的影响; 2) 不考虑项目寿命期内各年项目的获利能力,只考虑代表年份(正常

生产年份)的净现金流量或平均值。

静态分析法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会计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作为主要指标。

30、 项目财务评价的动态分析法的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的指标? 答:目财务评价的动态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考虑了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内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考虑可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项目营运能力和清偿能力的影响,比较精确,只是计算过程相应比较复杂一些,它主要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获利指数等。

31、 什么是净现值法?它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答:净现值就是通过测算项目的净现值,用以评价显示项目的获利能力并作为评价决策标准的一种项目评价方法,它的计算步骤包括:

1) 正确估算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2) 选择适当的贴现率(一般是以项目的资本成本); 3) 正确的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32、 什么是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它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答: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所有成本的现值等于所有收益的现值时的贴现率。它的计算过程是:

1) 正确估算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并编制项目的成本收益表; 2) 多次选择适当的贴现率试算出接近于零的正负两个净现值; 3) 用内插法求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33、 如何利用净现值无差别点进行决策?

答: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决策中,净现值为正的则采纳,净现值为负的不采纳;在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当选用净现值是正数中的最大者。

34、 长期投资决策中为什么要使用现金流量? 答:长期投资决策中不能以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方法来处理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是应该用现金流量来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

1) 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的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因为利润与现金流量

有差异。

2) 采用现金流量才能使投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因为如果用利

润指标则明显有以下的不科学因素。利润的计算可以因为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3) “应计”的科目发生不一定是实际现金流量的发生。

35、 投资项目分析决策中的比率分析中偿债能力指标有哪些? 答:投资项目分析决策中的比率分析中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 短期偿债能力中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以及长期偿债能力中的资产负债率利息、股东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36、 投资项目分析决策中的比率分析中营运能力指标有哪些? 答:投资项目分析决策中的比率分析中营运能力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

37、 投资项目分析决策中的比率分析中获利能力指标有哪些?

答:投资项目分析决策中的比率分析中获利能力指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股份有限公司还包括:每股利润、每股股利、股利发放率、每股净资产和市盈率等。

38、 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有哪几步?

答: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组成专家小组。按照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

的多少,可根据预测项目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2) 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

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3) 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

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4) 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

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紧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5) 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

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 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39、 资源调查的任务是什么?

答:通过对地区各项资源条件的勘探与调查,合理选择和确定厂址,使项目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及销售市场,实现社会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有效落实建设过程中各项建设及生产协作配套条件,克服盲目布点、重复建设的现象,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项目的投资效益;统筹规划投资活动,提高项目所在地区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

40、 投资配套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投资配套条件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可行性及可行程度, 投资配套条件评价主要以下两个方面:

1) 公用基础设施评价,是除原料、燃料等主要资源以外的工业生产规

划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构,如供电、供水、供热、供气、交通运输、通讯等;

2) 投资项目外部协作条件的评价,包括:

I. 主要生产环节上的外部协作,如产品(横向、纵向)、零部件以及工艺方

面是否能进行协作;

II. 辅助生产及设施方面的外部协作

III. 服务环节上的外部协作:主要是指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包括住宅、文化

教育、卫生设施、金融机构及社会福利设施等。

41、 敏感性分析是如何做的? 答:敏感性分析的一般做法如下:

1) 确定具体的经济效益指标如NPV、IRR作为分析对象,然后选定敏

感性因素如投资费用、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分析其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2) 根据敏感性因素的变化值重新计算有关的经济效益指标。计算时可

以是每个因素单独变化,也可以是几个因素同时发生变化。

3) 根据计算出的相关变化情况绘制敏感性曲线图来进行直观的反映。

42、 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1) 分析不确定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了解项目的风险; 2) 找出主要的因素,提高这些因素的可靠程度并提高整个评价工作的

质量;

3) 对项目方案的不确定因素无把握时有助于确定这些因素的数据误差

达到多大程度时项目依然可行;

4) 在多方案比较中可以区别出风险大的一些项目以便于决策;

5) 通过最好最坏的情况分析以便于寻找替代方案或对原方案采取一些

控制措施。

三、 业务题

1、通过公式简述投资乘数的原理。

答:投资乘数理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察了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它首先假定消费支出在一年之内无穷多次地传递,从而形成无穷多次的收入,构成几何级数,然后假定储蓄生成无穷多次,并且每次形成之后都绝对静止不动,并有以下公式: 投资乘数 1=

边际储蓄倾向(MPS)

1 1边际消费倾向(MPC)

收入的变动 投资的变动

它表明,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投资额数倍的国民收入增加,即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会大于投资本事的增加额,而投资增加额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额的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2、通过公式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

答:哈罗德-多马模型集中研究了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收入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率这三个变量的关系,并指出了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其公式表述如下:

Ys

 Yv

Y 国民收入增长率Y s储蓄比例

v资本产量比例

该式表明,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比例除以资本产量之比。

3、通过公式简述加速数理论的原理。

答:投资加速数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投资支出水平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的水平。它认为社会所需要的资本品总量,不论是存货还是设备,主要取决于收入或产出水平。资本品总量的添加,即净投资,只有在收入增长时才会出现。其公式是: IgtItDtv(YtYt1)Dt

加速数理论说明,如果某一时期产量增加,则投资净额必须以加速数为倍数,大于产量的增加幅度而增加。

4、理解投资结构对投资规模控制和投资效益的意义

答:首先,不同的投资来源结构,会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产生很大影响。从投资规模看,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投资一般以难以控制的,而国家预算内投资控制则相对容易些。另外,不同的投资来源结构的资金成本不同并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效益,企业对投资来源不同的资金的关切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投资来源形成的投资规模效益业也不一样;其次,一定的投资分配结构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投资产业结构的变化,会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的变化。事实证明,投资分配结构不合理,不仅会使投资规模不合理的膨胀,也会使投资效益下降。

因此,无论是投资来源结构还是投资分配结构,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和投资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现实看来,投资规模不是直接的目标,其重点是投资结构,因为企业已经进一步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而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只能通过银行货币的操作来影响商业银行和

企业的投资资金的运行趋势。(可以结合目前的形势作进一步的分析,此处省略,见课堂讲义并作思考)

5、终值、现值、年金的终值、年金的现值、单项资产风险的计算、证券组合风险的计算、投资决策指标的了解和应用(PPM、ARR、NPV、IRR、PI)

1) 假定立春公司有一笔123600元的资金,准备存入银行,希望在7年后利用

这笔款项的本利和购买一套设备,当时的银行存款利率为复利10%,该设备的预计价格为240000元。

 试计算7年后该公司能否用这笔款项的本利和购买设备? 解:

由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知:FVn=PVFVIFi,n=123600FVIF10%,7=1236001.949=2406.(元)4由以上计算可知,7年后这笔存款的本利和为2406.4元,比设备价格高6.4元,因此7年后立款。春

2) 某企业在第一年年初向银行借入100万元,银行规定从第一年到第十年每年

年末等额偿还13.8万元,。当利率为6%时,年金的现值系数为7.360;当利率为8%时年金的现值系数为6.710。  试计算这笔借款的利息率。

解:因为有:100=13.8PVIFAi,10%有:PVIFAi,10%=100=7.24613.8查PVIFA表可知:当利率为6%时,系数是7.360;当利率为8%时,系数是6.710。所以要计算的利率一定在6%~8%之间,假定预计要计算的利率i与6%相差x,因此可以用插值法作如下计算:6%ix%2%8%7.3607.2460.1140.656.710因此有:x%0.1142%0.65x0.35因此有:i=6%+0.35%=6.35%即这笔借款的利率为6.35%。

3) 不同经济情况下麦达电脑公司和天然气公司的报酬率及概率分布见下表: 经济情况 发生概率 各种情况下的预期报酬率(%) 麦达公司 天然气公司 繁荣 0.3 100 20 正常 0.4 15 15 衰退 0.3 -70 10 1、先计算两个公司的期望报酬率:麦达公司的期望报酬率为:Kxipii=1n=100%0.3+15%0.4(70%)0.315%天然气公司的期望报酬率为:Kxipii=1n=20%0.3+15%0.4+10%0.3=15%2、再计算两家公司的标准离差麦达公司的标准离差为:n=(x-x)p2ii=1i(100%15%)*0.3(15%15%)*0.4(70%15%)*0.365.84%天然气公司的标准离差为:n=(x-x)p2ii=1i=(20%-15%)0.3+(15%-15%)0.4+(10%-15%)0.3=3.87%由以上结果可知,两公司的期望报酬率相等,因此只要比较两公司的标准离差就可以判断出两家公司风险的大小,因为麦达公司的标准离差大于天然气公司的标准离差,因此麦达电脑公司的风险要大于天然气公司的风险。

4) 例:有如下两种股票情况: 经济 情况 繁荣 正常 衰退 概率Pi Ki(A) Ki(B) 0.25 0.5 0.25 18% 16% 10% 6% 15% 24% I. 按照风险报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它们的:期望报酬率、标准

离差、标准离差率。

II. 如果有笔资金并用它各投资A、B两支股票各50%,试计算组合后的期

望报酬率、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 III. 这种组合说明了什么?

解。1、由上题公式作类似计算可知A和B的期望报酬率均是15%,A的标准离差是3.0%,B的标准离差是6.4%。

2、如果有笔资金并用它各投资A、B两支股票各50%,则有: 其个别加权平均的标准离差为: p0.53%0.56.4%4.7%而组合后的情况如下:

经济情况 Pi Kpi(%) 繁荣 正常 衰退

其标准离差为:

0.25 0.5 0.25 12.0 15.5 17 =(x-x)p2ii=1ni=(12%-15%)0.25+(15.5%-15%)0.5+(17%-15%)0.25

=1.8%其标准离差率为:1.8%/15%=12%;

3、经过组合后发现:其标准离差率小于A、B两支股票各自的标准离差率以及它们的加权标准离差,说明证券的组合可以降低可分散风险。

5)立达公司考虑决定进行一项投资,投资期为3年,每年年初投资2000万元,第四年出开始投产,投产时需要垫支500万元营运资金,项目的寿命期为5年,5年中会使企业每年增加销售收入3600万元,每年增加付现成本1200万元,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0%,企业的资本成本为10%,项目结束后无残值。

 试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和项目的净现值。 解:

每年的折旧额为=6000/5=1200万元

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3600×(1-30%)-1200×(1-30%)+1200×30%=2040万元

则该方案每年的现金流量如下表:

t 0 .1 2 3 4 2040 4460 5 2040 2420 6 2040 380 7 2040 0 8 2540 0 现金流量 -2000 -2000 -2000 -500 尚未收回的2000 4000 6000 6500 投资额 则:投资回收期=6+380/2040=6.19年 净现值=2040PVIFA10%,5PVIF10%,3500PVIFA10%,8(20002000PVIF10%,2500PVIF10%,3)196.6万元

6、时间序列法中的一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和季节系数法的应用。  一次移动平均法和二次移动平均法的应用

我国1985到1992年粮食产量如下表:试用三年一次移动平均法预测1993年我国粮食产量和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 ;年 产量(万吨) 1985 28452 1986 28631 1987 28278 1988 30477 28452 19 33212 29111 1990 32056 30588 1991 32502 315 29383 1992 35343 32587 30531 1、用一次移动平均法预测1993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为: (32056+32502+35343)/3=32204万吨

2、用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199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 YtTatbtTat2MtMtbtYtTt2

232587305313432212(MtMt)(3258730531)2056 N131atbtT3432056TYt63432056646979万吨

 一次指数平滑法和指数平滑法的应用

已知某商品最近12个月的国际市场销售量入下表,试用一次指数平滑法和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六个月之后的国际市场销售量。(取=0.3)

周期 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市场需求量 预测值St 12St xt(实际量) 0 50 52 47 51 49 48 51 40 48 52 51 59 0.3 50 50 50.60 49.52 49.96 49.67 49.17 49.72 46.80 47.16 48.61 49.38 52.23 0.3 50 50 50.18 49.98 49.98 49.88 49.67 49.68 48.82 48.32 48.41 48.68 49.57 12解:令加权系数0.3,计算一次指数平滑值St和二次移动指数平滑值St,

见表中的计算结果,当前周期为12,查表可知:St=52.23,St=49.75,所以很容易计算平滑系数:at和bt

a122S12S121212252.2349.7555.71

b120.312(S12S12)(52.2349.75)1.06 10.71261212所以6个月后国际市场销售量的预测值为ab655.711.06662.07万吨YY18

3)季节系数法的应用:

某食品公司2000~2003年各季度的销售额统计如下,2004年一季度的销售为331万,预测其它季度的销售额和全年预计的销售额。 解:先对表格进行相关计算并分别计算出各个季度的季节系数,根据统计分别计算不同季节平均销售额xt(t=1、2、3、4),四年中16个季度的平均每季度的销售额也可以据表计算出来,然后就可以计算出季节系数来ft

xt X一季度 2000 2001 2002 2003 180 165 230 314 8 222.25 1.05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 xt 159 144 211 247 761 190.25 0.90 157 152 198 203 710 177.5 0.84 191 184 259 280 1014 253.5 1.20 687 345 8 1144 3374 x210.875 季节系数 ft 现在已知200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331万元,所以应该有: x1f1(t2、3、4)ˆtxftˆt=x1即:xˆ2=331xft,因此可以知道2004年第二、三、四季度销售额预测为:f10.9=283.71万元1.050.84ˆ3=331x=2.8万元1.051.2ˆ4=331x=378.29万元1.05因此2004年销售总额为:ˆ2004=xˆ1+xˆ2+xˆ3+xˆ4=1257x.8万元。

7、项目敏感性分析中的盈亏平衡分析法。

某项目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投资成本10000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为0.4元,产品售价0.6元。

 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是多少?

 如果要取得利润2000元,要销售多少件产品?

 如果市场生产可销售62000件,其经营安全率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计算如下:

F1000050000(件)PV0.60.4(2)、如果要取得利润2000元应该销售的产品为:(1)、盈亏平衡点Q0FZ10000200060000(件)PV0.60.4I.

QQ06000050000(3)、=100%100%=16.67%Q60000Q1此时的经营安全率处于要警惕的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