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l1月第36卷第21期Int J LabMed,November 2015,Vo1.36,No.21 ・经验交流・ 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郭学霖 ,赵嘉宁 ,王茂繁。 (1.楚雄医荮高等专科学校检验系,云南楚雄675005;2.楚雄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冷凝集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水浴加热法和血浆置换法处理2 例冷凝集标本,在处理前后采用XE一4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并进行涂片染色观察 结果 血浆置换 法能够较好地保证冷凝集标本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有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结果偏低。结论 在I临床工作中 应重视冷凝集标本的发现及处理,从而保证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冷凝集; 血常规; 血细胞分析仪 IDOl:10.3969/j.issn.1673—4130.2015.21.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5)21—3202—02 血细胞分析仪提高了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仍易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冷凝集是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的 主要因素之一_l。”]。冷凝激素主要存在于衣原体肺炎或自身免 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冷凝激素是针对红细胞(RBC)膜抗 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品。仪器每El检测高、低水平质控 品,检测结果在控制范围内。瑞氏染液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 1.3方法 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z)真空采血管采 集患者静脉外周血标本2 mL,每例患者各采集2管标本,采用 原的IgM型自身抗体,在温度较低时可诱导RBC聚集,导致 RBC检测结果假性降低,同时对白细胞(WBC)、血小板(PLT) 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冷凝激素也可导致平均红细胞容 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水平的异常升高。临床通常采用水浴加热法(以下简 称水浴法)避免冷凝激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但效果欠佳L4]。 本研究比较了水浴法及血浆置换法处理冷凝集标本的临床效 果,旨在进一步提高冷凝集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参数检测,计算2管标本检测 结果的均值作为处理前检测结果;每例标本各制作1张血涂片 后,将其中1例标本置37℃水浴30 min,另1例标本进行血浆 置换。血浆置换方法:记录标本总体积量,3 000 r/min离心5 min,吸取上层血浆,加人生理盐水,混匀后再次离心,吸取上层 液体,反复洗涤3次。将水浴法及血浆置换法处理后的标本上 机进行检测,并分别制作血涂片。所有血涂片标本均进行瑞氏 染色镜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本院诊治的患者2例,其中门诊患者1例, 2 结 果 男性,因关节疼痛就诊,住院患者1例,男性,因确诊肺炎支原 体肺炎住院治疗。两立患者外周血标本均肉眼可见凝集。 两例患者外周血标本经水浴法处理后,冷激素对检测结果 的干扰并未完全缓解,经血浆置换法处理后,完全缓解,见 表1。 1.2仪器与试剂 Et本Sysmex公司XE-4000型全自动血细 表1 冷凝集标本处理前后检测结果比较 HGB:血红蛋白;HCT:血细胞压积。 3讨 论 显示,2例患者标本经水浴法处理后,效果并不理想,MCH、 XE-4000型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RBC、 wBC、PLT检测,通过在单个细胞通过计数小孔时进行细胞计 MCHC检测结果仍然较高,经血浆置换法处理后,RBC相关参 数检测结果均基本正常。然而,血浆置换过程有可能引起 数,当标本存在冷凝集现象时,RBC聚集导致细胞无法单个通 过,使RBC计数结果大大降低,同时引起MCV检测结果升 高,从而导致HCT降低及MCH、MCHC异常增高。对于冷凝 集标本,一般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减少冷凝集。但本研究结果 WBC、PLT丢失,导致WBC、PLT检测结果均明显降低,因此 wBC、PLT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最终报告l_5]。 PLT、RBC在同一小孔计数,但聚集的RBC不会干扰 PLT计数,但进行WBC计数前,需溶解RBC。本研究2例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1月第36卷第21期Int J Lab Med,November 2015,Vo1.36,No 21 的优点和缺点[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109—110. 者中,1例患者标本水浴法处理后,WBC水平明显降低,可能 因该患者外周血冷凝集素水平较高,部分RBC溶血不良,干扰 [2]张学英,王素平,李玲玲.204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实验分析[J].国 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2):166—167. 了WBC计数,此外水浴法处理后HGB水平升高,可能也与溶 血不良有关 J。 [3]阳丽华。黄贵才,刘铁牛.冷凝集素致白细胞计数异常1例[J].检 验医学与临床,2012,9(19):2519.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无论环境温度如何,均应 注意冷凝集现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6]。在审核报告时,需特别 注意冷凝集现象导致的红细胞平均指数检测结果的显著增高, 同时也应注意观察标本,如标本底部出现细沙样聚集,应考虑 冷凝集现象的可能。血浆置换法处理冷凝集标本的效果优于 [4]苏庆军,王一男,尹莉莉.高效价冷凝集素致血细胞分析错误1例 [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0):1074—1075. [5]杨宏霞,江政松,焦连亭.一例红细胞冷凝集在2台血液分析仪上 检测结果的分析[J].检验医学,2012,27(1):75—76. [6]梁培松,王结珍,张秀明,等.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 消除方法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8):1055—1056. 水浴法,RBC、HCT、MCV、MCH、MCHC检测结果均更为准 确,但血浆置换有可能导致WBC、PLT的丢失,因此WBC、 PLT应采用水浴法处理后的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尚荣华,金海甲,聂建红,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 ・(收稿日期:2015-06-05) 经验交流・ 静脉采血真空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黄汝英,罗玉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检验科,广西南宁53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真空静脉采血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4O例门诊患者,按实验设计要求,一次 穿刺采集多管静脉血标本。采血管使用顺序为: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A管)一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B管)一含乙二胺四乙酸二 钾(EDTA—K2)的真空管一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D管)。对A、B、D管标本钾、钠、氯检测结果分别进行配对 检验。结果 A、B、 D管间钾、钠、氟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采用规范操作进行一针多管法静脉血标本采集时,电解质 检测结果不受采血管使用顺序的影响,含抗凝剂真空管不会导致抗凝荆携带污染。 关键词:静脉穿刺; 真空采血管; 采血顺序; 电解质;携带污染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5.21.0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O15)21-3203—02 真空采血法是国际血液学委员会(ICSH)推荐的标本采集 一批次标本采集后2 h完成血浆标本分离及钾、钠、氯检测。 方法,且不同检测项目具有不同的标本采集要求。目前多采用 一电解质分析仪每天进行室内质控,质控品检测结果在控制范 围内。 次静脉穿刺采集多管标本的方法_】]。组织液和含有乙二胺 四乙酸二钾(EDTA-Kz)抗凝剂真空管中的钾离子有可能对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 解质钾、钠、氯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了 真空管静脉采血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现将研究结 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j士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 对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不同采血顺序的A、B、D管钾、钠、氯检测结果见表1。配 对t检验结果显示,A、B、D管标本间钾、钠、氯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表1 不同采血顺序标本电解质检测结果比较 (i±s,mmol/LI 一4O)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门诊患者4O例,男18例、女 22例,年龄14~91岁。 1.2仪器与试剂 真空采血管及配套穿刺针(江西精致科技 有限公司,批号:20131214,有效期:2015年12月13)。美国 MEDICA公司电极式钾、钠、氯电解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批 号:13073/2,有效期:2015年2月)。 1.3方法严格按照真空管静脉采血操作规程的要求,一次 进针,多管采血,针头避免触碰真空管内壁,最后一管标本采集 完成后,先拔真空管管塞处针头,再拔静脉穿刺针头,以防标本 污染。采血顺序设计为: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A管)一生化项 目专用真空管(B管)一含EDTA—K。的真空管一生化项目专 3讨 论 用真空管(D管)。含EDTA—Kz的真空管采集标本1 mL,其他 真空管均采集标本2 mL。所有标本采集后20 ̄25℃保存,同 真空采血法是ICSH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方法。采用 全封闭的真空采血管,可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而一次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