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秀£1f研充 微型课题导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口周宏 摘要:美术鉴赏是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活动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 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教学中采用微型课题导引的教学形式,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师教学更生动,学生学习更有效,学生成长更全面。 关键词:微型课题教学形式导引实践探索影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是在于传 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中学美术欣赏或 鉴赏教学中采用微型课题教学形式,能使教师教学更生 动,学生学习更有效,学生成长更全面。 一只能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课堂上 可能因时间较少而无法讲授。教师如果采用微型课题导 引教学,让学生在浏览所有鉴赏内容的基础上再选择自己 感兴趣的或者认为有研究价值的美术内容,自由组建课题 “鉴赏家”的身份进行专题介绍,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 、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微型课题导引教学概 研究小组,在课外时间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然后课堂上以 略。笔者认为,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美术教师应该做 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导引: 述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有这样的描 述:“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 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 1.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法导引 问题即课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和了解美术鉴 赏的内容,发现和找出其中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认为有研究 价值的内容,提炼出课题名称。在确定好课题之后,教师 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进 行研究。课题选题很重要,如果学生一开始定的课题大而 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 征;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 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学会运用美术展 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 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 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 和情感沟通的桥梁。”微型课题导引教学正是顺应了高中 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开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 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空,美术教师就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对课题进行细化分解, 以便于后期的操作。如,有学生想做美术人物研究,选课 题为“中国古代人物画家研究”,师生商议后可细化分解为 “画圣吴道子”“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等。美术鉴赏微型课 题可以是美术人物研究,可以是美术作品研究,可以是同 时期中外美术对比研究,也可以是流派风格研究,等等。 微型课题导引教学就是让学生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 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之成为一个微型课题,并展开 行之有效的研究。微型课题导引教学是自学辅导式的教 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进 行学习、研究、展示、汇报。这种教学形式不限于完整的一 堂课,而是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中,能与其他多种教学 形式并存。 有的学生喜欢研究各种绘画流派,如题为“西方现代美术 流派研究”;有的学生喜欢进行中西美术作品的对比研究, 如题为“《秋风纨扇图》与《西斯廷圣母》”。 课题选好后便是研究方法导引。教师让学生了解各 种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并自己作出选择。如,调查法是在 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和成果;文献研究法是对有关文献进 二、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微型课题导引教学探 进行各种调查的基础上加以归类分析,还要了解与课题有 索 由于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在课上 106 行查找和研究,学习理论,明确课题名称的概念和关键词, 要对内涵和外延下定义等;案例研究法可以通过相关案 例资料的搜寻整理,整合、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总结经 验,提出新问题。 2.鉴赏角度与审美感悟导引 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或鉴赏,角度往往比较单一,美术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鉴赏角度的导引。一是要从美术语言 的角度,研究作品如何通过组织线条、色彩、明暗、构图、 肌理等造型要素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从艺术发展 的角度,着眼于该作品在画派或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在美 术史上的贡献,如,印象主义画派在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 地位。三是从美术家的角度,学生要对画家生平有较为 全面的了解,才能对作品进行分析,要了解作者创作的动 因、作品在作者创作生涯中的地位、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等。四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画家借助作品介绍某一 历史背景或事件,如《马拉之死》,教师可让学生由此画了 解法国大和当时法国各阶层对的态度。五是从 文化的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美术作品, 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 在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教师要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欣赏作品,如,《富春山居 图》就是一幅能较好地体现出多角度欣赏方法的作品。 首先,教师可以把欣赏的重点放在《富春山居图》的艺术 成就上。《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色,画 面上峰峦坡石,山问江畔,景随人迁,令人目不暇接。《富 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黄公望 创造了“浅绛”的画风,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 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形成新的风格。从艺术家的角度 看,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颇受明清画家的推崇,是明清 画家心目中的名作。从《富春山居图》不平凡的经历来 看,作品先为沈周收藏,后又为董其昌所得,清顺治年间 为吴洪裕所有,差点随葬,从此分为前后两段,目前、 各存其一。教师还要注重导引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与 感悟,如,教师可选择性地带领学生一同查阅资料,观看 相关视频,体验作者的悲欢苦乐,体验画家心灵的每一份 波澜,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生命,思考人生,给学生 以启发。 3.研究报告(论文)与成果展示导引 成果展示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指标。教师应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富有个性的形式展现他们的学习 与研究成果。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研究报告和 成果汇报展现。撰写的研究报告要突出本组学生在研究 过程中的收获和提出的疑问。在结题阶段,教师要为学 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将讲台留给学生,充分运用互动、交 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勇于展现自己。各小组以PPT加 文本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小组成员各自分担不同任 务,或组织,或撰写,或讲演,或制作,汇报各自小组的研 教学心得 ART EDUCAT10N RESEARCH 究成果,开展自评和互评。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可 以审视不同的研究思路,并进行比较和鉴别。学生在师 生充分讨论和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自己的新看法。 教师也可以制作相关的PPT课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 流,接受学生的点评。 三、美术鉴赏微型课题导引教学的影响 微型课题导引教学不仅反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的特色,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在美术学习 活动中,学生既培养了自身的自学能力,又感受到了成功 的喜悦。 1.掌握了搜集、分析、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为学生 提供要欣赏的美术作品。而在微型课题导引教学中,学 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书店、书画院等途径获取信息资 源。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学生必须学会分析、选择。学 生通过美术学习,能够学会检索、处理艺术信息的方法, 进而提升自身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 2掌握了PPT制作与图像的处理能力 在制作PPT汇报课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 学会了使用硕鼠等软件下载网络影视资源,再使用会声 会影、狸窝等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编辑、重新梳理整合。学 生将抽象的介绍变成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学生很享 受这一过程,并且从消极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信 息传递者。学生使用这些软件遇到困难时,美术教师要 及时施以援手,同时把美术学科中的构图、色彩、造型等 知识贯穿其中,既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又 让审美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3.学会了综合表达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美术学习方式,课题组成员学会了交流 与合作。各成员经过讨论、思考、思维碰撞,从而形成课 题结题文本。如果课题组成员能恰当地运用美术语言进 行评价和鉴定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他们就掌握 了鉴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实践证明,微型课题导引教学对促进学生审美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国元令.中小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金盾出版社,201 5 参考文献: [1]周宏.美术“微型课题导引”教学实践与思考.艺术百家 201 2(S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编辑倪昌立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