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 课 本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师 黎友源
授课班级 10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班
参考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授课时间:2010至20 11学年度第 2 学期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 制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 页 共 35 页
本学期授课计划
周次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日期 2011.04.08 2011.04.15 2011.04.22 2011.04.29 2011.05.06 2011.05.13 2011.05.20 2011.05.27 2011.06.03 2011.06.10 2011.06.17 2011.06.24 2011.06.01 2011.07.08 2011.07.15 总课时 教学内容 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授课时间 课内 ☆ ☆ ☆ ☆ ☆ ☆ ☆ ☆ ☆ ☆ ☆ ☆ ☆ 56 课外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辅导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4 课时 讲授 实训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9 课题二、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二、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三、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四、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课题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六、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七、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八、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八、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课题九、启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复习、答疑、考试 教学总结 17 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3 页 共 35 页
项目评估(样表)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总得分: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自评 优良一较 秀 好 般 差 30% 等级(权重)分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8 8 8 8 8 8 8 8 6 6 6 6 6 6 6 6 4 4 4 4 4 4 4 4 小组评 30% 熟练表述发动机各机构的组成知 部分及功能,并简要描述原理 识 熟练表述发动机各机构拆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操熟练掌握技术标准及要求 作熟悉检修设备、工具和材料 技熟练掌握各机构的检修方法 能 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动手、动脑,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小组成员间感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态互助 度 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总结,有探究精神,有创新意识 课 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项目时所堂 遇到的困难,能向教师提出较合调 理的建议。 查 我的自评: 组内评语: 教师评语: 教师评 40% 10 8 6 4 10 8 6 4 注: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满分各是100分,每个学生的最后得分=自评×30%+小组评×30%+教师评×40%
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4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曲柄连杆机构概述 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各组成部分 3、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受力分析 1、曲柄连杆机构的各组成部分及受力分析 1、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理论:2 实训: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教学教具 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实施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课程导入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详细内容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曲柄连杆机构功用与组成
4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5 页 共 35 页
及要求 1、曲柄连杆机构功用 2、曲柄连杆机构组成 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条件及受力分析 1、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条件 2、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本节课的内容大部分为基础概念,要牢记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曲柄连杆机构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3、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情况 教学后记
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6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2、气缸体与曲轴箱组 1、了解气缸体与曲轴箱组的作用、气缸体结构形式 2、掌握气缸体与曲轴箱组的各组成部分、发动机气缸排列型式 3、熟悉气缸盖与气缸衬垫、油底壳等零部件的特点 1、气缸体与曲轴箱组的作用及零部件特点 1、气缸盖与气缸衬垫、油底壳等零部件特点 理论:0.5 实训:1.5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教学教具 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课程导入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7 页 共 35 页
一、气缸体 二、气缸套 1.干式缸套2.湿式缸套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三、气缸盖 1.气缸盖的结构形式及安装要求 2.燃烧室 四、气缸垫 五、油底壳 六、发动机的支承 着重分析了发动机的气缸体、气缸套、气缸盖、气缸垫的构造特点和安装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要求。本节课的内容大部分为基础概念,要牢记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机体组的作用是什么? 2、机体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教学后记
7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8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3、活塞连杆组 1、了解活塞连杆组的组成 2、掌握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3、熟悉活塞连杆组的作用 1、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1、活塞的结构特点以及活塞环密封原理 理论:0.5 实训:1.5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教学教具 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课程导入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9 页 共 35 页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活塞 1.功用、工作条件及材料;2.组成;3.为防止活塞热变形采取的结构措施 二、、活塞环 详细内容及要求 1.活塞环的三隙;2.密封原理 ;3.气环的切口及断面形状;4.油环的分类;5.活塞环的安装要求 三、活塞销 1.全浮式活塞销;2.半浮式活塞销 四、连杆 1.功用和工作条件;2.结构;3.V形发动机连杆连接方式;4.装配要求 本次课重点讲授了活塞的组成、结构、变形及相应的结构措施,介绍了活塞环的类型、特点,分析了活塞环的密封原理。活塞销的功用、连接教学小结 方式和定位方法,介绍了连杆机构的组成、工作条件,分析连杆大头常用的定位方式以及连杆轴承的结构特点。本节课的内容大部分为基础概念,要牢记概念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指导 作业 1、活塞连杆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2、活塞销的安装特点? 3、气环的密封原理? 教学后记
9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0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4、曲轴飞轮组 1、了解曲轴飞轮组的组成 2、掌握曲轴的结构特点和曲拐的布置 3、熟悉活曲轴扭转减振器和飞轮的作用 1、曲轴飞轮组的组成,曲拐的布置 1、曲拐的布置 理论:0.5 实训:1.5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教学教具 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课程导入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10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1 页 共 35 页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曲轴 1.曲轴的功用和类型;2.曲轴结构 ;3.曲轴的轴向定位 ;4.主轴承 ;5.曲拐布置 详细内容及要求 二、曲轴扭转减振器 1.作用原理;2.构造 三、平衡轴 四、飞轮 1.功用;2.装配要求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曲轴飞轮组的结构特征和常见曲拐的布置。简单介绍了教学小结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平衡轴的作用原理和构造特点,并分析了飞轮的功用和装配要求。本节课的内容大部分为基础概念,要牢记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指导 1、曲轴飞轮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2、六缸发动机曲拐的布置? 3、飞轮的作用与结构? 4、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的曲拐的布置的做功重叠角计算 教学后记
11
作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2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二: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配气机构的构造概述 1、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 2、熟悉气门和凸轮的布置形式 3、掌握气门间隙的概念、配气相位 1、配气相位 1、配气相位 理论:1 实训: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教学教具 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课程导入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1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3 页 共 35 页
一、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 1.气门的布置形式;2.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3.凸轮轴的传动方式;4.气门间隙 详细内容及要求 二、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1.进气提前角;2.进气迟后角 三、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1.排气提前角 ;2.排气迟后角 四、气门的叠开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传动方式,着重讲述气门间隙和配气相位的概念,并分析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配气机构为什么要留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各有什么危害? 其调整方法和步骤如何? 教学后记
1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4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二: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 1、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的结构 2、 了解气缸数自动可变化机构 3、了解可变气门相位与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技术 气门组零件结构 液力挺柱 理论:1 实训: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教学教具 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14
课程导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5 页 共 35 页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气门组 (一)气门 1.构造 ;2.气门的工作条件与材料 (二)气门座 ; (三)气门导管; (四)气门弹簧 详细内容及要求 二、气门传动组 (一)凸轮轴 1.构造分析;2.轴向定位 (二)正时齿轮 (三)挺柱 1.平面挺柱;2.滚子挺柱;3.液压挺柱 (四)推杆 (五)摇臂 (六)摇臂轴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组的组成,重点讲述了气门的构造特点,分析了汽教学小结 油机和柴油机气门座的镶嵌原则,以及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重点讲述了如何根据凸轮轴的转动找点火次序,分析了液压挺柱的工作原理,液压挺柱不用调气门间隙,如果采用一般挺柱,调间隙应在凸轮轴的哪个行程段?供大家课后考虑 学习指导 作业 1:什么叫配气相位?如何画出配气相位图? 2:凸轮轴的构造是怎样的?如何进行轴向定位? 教学后记
1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6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课题二: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3、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气门组 1.了解气门组的组成; 2.理解并掌握进、排气门的构造特点; 3.掌握气门座的镶嵌原则; 4.掌握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进、排气门的构造特点;气门座的镶嵌原则 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理论:0.5 实训:1.5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开始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教学教具 复习配气机构的组成、作用、气门间隙、配气相位、可变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技术(ETVC)导入配气机构的组成多媒体讲授气门、气门座及气门与气门座的配合面;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及作用小结结束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1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7 页 共 35 页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气门组 (一)气门 详细内容及要求 1.构造 2.气门的工作条件与材料 (二)气门座 (三)气门导管 (四)气门弹簧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组的组成,重点讲述了气门的构造特点,分析了汽油机和柴油机气门座的镶嵌原则,以及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1.什么是气门锥角? 2.汽油机和柴油机气门座的镶嵌有何规律? 3.气门弹簧为防止共振常采用哪些措施? 教学后记
17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8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二: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3、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气门传动组 1.理解并掌握凸轮轴的构造特点; 2.理解并掌握液力挺柱的原理; 3.了解推杆及摇臂的构造特点 凸轮轴 液压挺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理论:0.5 实训:1.5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教学教具 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开始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复习配气机构的作用、气门组的组成;引入气门传动组多媒体讲授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推杆、摇臂、摇臂轴;利用动画重点讲授凸轮的形状及液压挺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小结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课程导入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1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19 页 共 35 页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二、气门传动组 (一)凸轮轴 1.构造分析 2.轴向定位 (二)正时齿轮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三)挺柱 1.平面挺柱 2.滚子挺柱 3.液压挺柱 (四)推杆 (五)摇臂 (六)摇臂轴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19
本次课重点讲述了如何根据凸轮轴的转动找点火次序,分析了液压挺柱的工作原理,液压挺柱不用调气门间隙,如果采用一般挺柱,调间隙应在凸轮轴的哪个行程段?供大家课后考虑 如何从一根配气凸轮轴上找出发动机各缸的发火顺序 教学后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0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二: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4、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1、了解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2、理解并掌握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3、理解可变气门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直列六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V置八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可变气门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理论:0.5 实训:1.5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教学教具 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开始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复习气门间隙、配气相位、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的组成;导入新课多媒体讲授、现场讲授、学生合作实训气门的调整方法、调整原则和调整口诀;讲授、配气定时可变的可变进气系统及VTEC系统小结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课程导入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20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1 页 共 35 页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逐缸法 2.两遍法 二、气门间隙的调整原则 1.可调区域 详细内容及要求 2.不可调区域 三、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1.直列六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2.V 置八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四、调整口诀 “双排不进”可调 五、配气定时可变的可变进气系统 六、气门定时和升程可变的可变进气系统 (VTEC) 本次课重点讲述了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及调整原则,介绍了VTEC的可变进气系统。供大家课后考虑 1.什么是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 2.如何绘制 配气相位图 教学后记
21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2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课题三:汽油机燃油供给系 1、了解汽油机传统燃油供给系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简单化油器原 2、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3、掌握燃油供给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功用、组成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各零部件的结构原理 理论:1 实训:3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开始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教学教具 复习配气机构导入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概述系概述多媒体讲授汽油机对燃料供给系的要求、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组成、化油器简介、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小结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课程导入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2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3 页 共 35 页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1、汽油机对燃油供给系的要求 2、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基本组成 3、化油器简介 4、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本次课重点讲述了汽油机对燃油供给系的要求、基本组成、化油器结构、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1、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功用 2、简述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教学后记
2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4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四: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1、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功用、组成 2、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原理 电控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 电控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 理论:1 实训:3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开始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 复习汽油机对燃料供给系的要求、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组成、化油器简介、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导入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多媒体讲授电控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小结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24
课程导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5 页 共 35 页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25
1、电控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 2、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 3、电控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电控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电控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 简述电控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 教学后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6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课题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1、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组成 2、掌握喷油泵的结构原理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喷油泵的原理 理论:2 实训:6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开始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 复习电控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成导入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多媒体讲授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喷油泵、调速器、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小结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26
课程导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7 页 共 35 页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3、喷油泵、调速器 4、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5、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喷油泵、调速器、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简述柱塞试喷油泵的结构原理 教学后记
详细内容及要求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作业 27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8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课题六: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知道三种不同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理解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点火系统各元件的检查方法 4、理解点火系统控制的原理、方法和电路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点火系统各元件的检查方法;点火系统控制的原理、方法和电路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点火系统各元件的检查方法;点火系统控制的原理、方法和电路 理论:1 实训:3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图 1、回顾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 2、明确教学目标:讲述章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3、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总体介绍,引入课堂教学。 4、结合多媒体对个内容进行讲解,并进行拓展。 5、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操作讲解。 6、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 7、课程总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概述 详细内容及要求 二、点火系统的作用和要求 三、点火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点火系统的分类
28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教学教具 课程导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29 页 共 35 页
2、点火系统的组成 1)传统点火系统 2)电子点火系统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四、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主要部件 点火线圈 分电器 火花塞 五、有分电器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六、无分电器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七、点火控制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点火系统的作用和要求、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有分电器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简述点火系统的作用和要求 2、简述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3、简述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4、简述无分电器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教学后记
29
作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30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课题七: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1、知道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分类 2、掌握冷却系统的循环水路 3、掌握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及检修方法 4、学会对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冷却系统的循环水路;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及检修方法;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及检修方法;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理论:1 实训:3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 1、回顾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 2、明确教学目标:讲述章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3、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总体介绍,引入课堂教学。 4、结合多媒体对个内容进行讲解,并进行拓展。 5、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操作讲解。 6、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 7、课程总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1、冷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详细内容及要求 2、冷却系统循环水路 冷却液 水泵 散热器
30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 课程导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31 页 共 35 页
补偿水桶 节温器 冷却风扇 3、冷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冷却液温度过高 冷却液温度过低 冷却液消耗过多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冷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冷却系统循环水路、冷却液、水泵、散热器、节温器、冷却风扇、冷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1、简述冷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简要描述冷却系统循环水路 3、简要描述水泵组成结构 4、简述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 教学后记
31
作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32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课题八: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了解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油路 教学目的 3、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原理 4、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 5、学会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润滑系统的油路;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原理;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润滑系统的油路;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理论:2 实训:6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 1、回顾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 2、明确教学目标:讲述章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3、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总体介绍,引入课堂教学。 4、结合多媒体对个内容进行讲解,并进行拓展。 5、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操作讲解。 6、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 7、课程总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课程导入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概述 二、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和滤清方式 1、润滑方式
3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教具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33 页 共 35 页
2、滤清方式 三、润滑系统的组成 1、润滑系统油路 2、机油泵 (1)机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机油泵的检修 3、机油滤清器 (1)集滤器 (2)粗滤器 (3)细滤器 (4)复合式滤清器 4、机油散热装置 四、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机油压力过高 机油压力过高低 机油消耗过多 机油变质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和滤清方式、润滑系统的组成、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1、简述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和滤清方式 2、简要描述润滑系统的组成 3、简要描述机油泵的组成结构 4、简述润滑系统常见故障 教学后记
33
作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34 页 共 35 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课题九:发动机启动系的构造与维修 1、理解起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2、认识起动系统的组成、结构 3、掌握起动机的工作过程 4、掌握起动机的检修方法 起动机的工作过程;起动机的检修方法 起动机的检修方法 理论:1 实训:3 教具:选用学校自制的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教学方法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参阅教材 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 PPT演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冶金工业出版社,邵林波等主编) 教学SOP 1、回顾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 2、明确教学目标:讲述章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3、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总体介绍,引入课堂教学。 4、结合多媒体对个内容进行讲解,并进行拓展。 5、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操作讲解。 6、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 7、课程总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课程导入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一、概述 二、起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详细内容及要求 1、起动系统的作用 2、起动系统的组成 三、对起动系统的要求 四、起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34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课时 教学教具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讲:黎友源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 35 页 共 35 页
1、起动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及检修 2、传动机构 3、操纵机构 4、起动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五、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1、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的类型 2、常用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教学小结 学习指导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起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对起动系统的要求、起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1、简述起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简要对起动系统的要求 3、简要起动系统的构造及检修要点 4、简述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 教学后记
35
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