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医综合(生理学)-试卷15

西医综合(生理学)-试卷15

来源:华佗小知识
西医综合(生理学)-试卷15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提供细胞所需养分的主要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间液

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含有较多的钠、氯、重碳酸根离子以及细胞所需的养分,如氧、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从细胞外液摄取养分,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入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由血浆和组织间液组成。

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A.5%

 B.15%

 C.20% 

 D.40%

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

3.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组织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B.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但并不是静止不变。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产生动作电位

 B.反射 

 C.反射弧

 D.反应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互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产生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的生理特征,不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

5.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为

 A.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应注意审题,不要混淆。

6.按控制论的观点,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作用的是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前馈调节

 D.后馈调节

反馈调节系统分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前者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后者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7.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排便反射

 B.排尿反射

 C.黑-伯反射 

 D.分娩

应熟记ABD项这些正反馈调节的例子,这些是常考点。黑-伯反射即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体温调节

 B.甲亢时TSH分泌减少

 C.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

 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钾降低 

按控制论观点,任何负反馈控制系统都应包括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的“闭合回路”,且其调节机制中都设置了一个“调定点”。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增加K + 的排泄和水的重吸收,引起血钾降低,该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也无“调定点”,因此不属于负反馈调节。ABC项都是负反馈调节。

9.体内生物活性最高的雄激素是

 A.睾酮

 B.双氢睾酮 

 C.脱氢异雄酮

 D.雄烯二酮

10.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为

 A.支持生精细胞

 B.营养生精细胞

 C.分泌抑制素

 D.分泌雄激素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的生物活性:双氢睾酮>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

11.雌激素的生理功能不包括下列哪项?

 A.可协调FSH促进卵泡发育

 B.可诱导LH高峰

 C.是导致排卵的直接原因 

 D.可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导致排卵的直接原因是黄体生成素(LH),并不是雌激素。是雌激素高峰导致LH高峰,引起排卵。

12.维持育龄妇女基础体温呈双相变化的激素是

 A.FSH

 B.LH

 C.雌激素

 D.孕激素 

正常成年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在卵泡期内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0.5℃左右。排卵后体温升高与黄体分泌的孕激素的作用有关。

13.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浓度最高的时间一般在

 A.月经期

 B.月经前1天

 C.排卵前1大 

 D.排卵时

14.排卵前出现LH峰的原因是

 A.血中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B.血中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C.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

 D.FSH高峰诱发

正常的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左右,分为排卵前期(卵泡期)和排卵后期(黄体期),各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①FSH、LH浓度逐渐升高→雌激素分泌增加(排卵前1天达第1次高峰)→LH高峰→排卵。 ②LH升高,作用于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导致排卵后雌激素第2次高峰→促进黄体分泌孕激素→排卵后5~10天出现孕激素高峰→黄体退化,雌激素、孕激素降低。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出现2次高峰,其中第1次高峰的浓度高于第2次高峰,因此雌激素浓度最高峰出现在排卵前1天。正是由于雌激素的第1次高峰,促使了LH峰的出现,此为正反馈调节。

15.精子的获能部位在

 A.曲细精管

 B.输精管

 C.附睾

 D.女性生殖道 

精子必须在子宫或输卵管中停留几个小时,才能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精予的获能。因此精子的获能部位在女性生殖道。

二、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26.00)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分泌调节(分数:14.00)

(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

 A.

 B. 

 C.

 D.

(2).胰液分泌的调节主要是

 A.

 B. 

 C.

 D.

(3).唾液分泌的调节属于

 A. 

 B.

 C.

 D.

(4).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

 B.

 C. 

 D.

(5).瞳孔对光反射属于

 A. 

 B.

 C.

 D.

(6).应急反应时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属于

 A. 

 B.

 C.

 D.

(7).口渴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属于

 A.

 B.

 C.

 D. 

①血糖浓度的调节是通过胰岛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组织后进行的调节,因此是体液调节。 ②胰液的分泌既可通过神经调节进行(如迷走-迷走反射),也可通过体液调节进行(如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作用),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③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④肾血流量主要取决于肾血管阻力,包括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叶间小动脉的阻力。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于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其调节机制包括肌源性学说和管-球反馈。 ⑤瞳孔对光反射是指光线刺激引起瞳孔缩小,其传导通路为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动眼神经→睫状神经→瞳孔扩约肌,可见瞳孔对光反射属于神经调节。 ⑥应急反应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髓质受交感节前纤维支配,髓质激素的分泌是应急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属于神经调节。 ⑦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内分泌大细胞合成,并随神经轴突的轴浆流沿下丘脑-垂体束运送至神经垂体储存。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产生渴觉(口渴)而引起饮水行为,同时通过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而引起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入血,故属于神经分泌调节。

A.间质细胞B.支持细胞C.附睾D.曲细精管(分数:8.00)

(1).生成精子的部位是

 A.

 B.

 C.

 D. 

(2).分泌睾酮的郎位是

 A. 

 B.

 C.

 D.

(3).分泌抑制素的部位是

 A.

 B. 

 C.

 D.

(4).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部位是

 A.

 B. 

 C.

 D.

生成精子的部位是曲细精管。分泌睾酮的部位是间质细胞。分泌抑制素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部位都是支持细胞。

A.LHB.FSHC.PRLD.MSH(分数:4.00)

(1).抑制素对哪种腺垂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A.

 B. 

 C.

 D.

(2).能促进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的激素是

 A.

 B. 

 C.

 D.

促卵泡激素(FSH)可刺激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但抑制素也可作用于腺垂体,抑制FsH的分泌,如图。

三、 X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

16.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的生理活动包括

 A.肾的排泄 

 B.肺的呼吸 

 C.胃肠消化吸收 

 D.血液循环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体内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有关。机体通过肾的排泄可使大多数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这是体内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环节。通过肺的呼吸可从外界摄取O 2 、排出CO 2 ,并对酸碱平衡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胃肠消化系统在摄取营养物质,保证能源供应中起重要作用。血液循环在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氧和二氧化碳等,以及缓冲酸碱中起重要作用。

17.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

 A.快速 

 B.精确 

 C.短暂 

 D.弥散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比较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缓慢、持久而弥散。

18.能合成和分泌孕酮的部位是

 A.排卵前的颗粒细胞 

 B.排卵前的卵泡膜 

 C.排卵后的黄体细胞 

 D.妊娠期胎盘 

19.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哪几项正确?

 A.PSH水平降低 

 B.LH水平降低 

 C.孕酮水平升高 

 D.抑制素水平先降低后升高 

20.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前一天,血中

 A.LH水平最高 

 B.FSH水平最高 

 C.雌激素水平最高 

 D.孕酮水平最低

21.关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A.是一种类固醇激素 

 B.妊娠4—6周达分泌高峰 

 C.是诊断早孕的指标之一

 D.与FSH高度同源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绒毛组织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到妊娠8~10周时达高峰。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母体血中或尿中的hCG浓度是诊断早期妊娠的一个指标。人绒毛膜生长素(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191个氨基酸残基,其中96%氨基酸序列与人生长激素相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