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 下册语文复习试题 -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 下册语文复习试题 -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

【专题解说】: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七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要能认识七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在句子中辨别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能在说话和习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点归纳】

考点知识梳理要点提示
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1)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食物或情境。比喻的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

(2)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1)有比喻词“像”“仿佛”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句,没有比喻词的句子也不一定就不是比喻句。

(2)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特点。

(3)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4)设问和反问的不同:设问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后;反问是明知故问,答在其中。

(5)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能单一地去判断,有些句子可能同时运用几种修辞手法,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既有夸张,又有比喻,但比喻是主要的,所以“比喻”写在前面,“夸张”写在后面。

拟人(1)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让事物具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或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作用: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排比(1)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关的内容,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入。

(2)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夸张(1)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扩大或缩小,以增强表达效果,使人得到突出的印象。夸张的几种形式: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2)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反问(1)反问就是提出问题而不作答,但答案就在问中,也就是明知故问。反问的形式有两种: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2)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设问(1)设问就是故意提出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然后自己作答。

(2)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对偶(1)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可分为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串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2)作用: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考点剖析】

例一(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比喻)

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偶)

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反问)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出来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脑去了。(拟人)

一、读下列句子,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是谁创造了世界?是劳动人民。(

7.谁说不是劳动人民创造了世界呢?(

8.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二、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比喻

B.(1)对偶、讽刺(2)比喻(3)引用、夸张(4)比喻

C.(1)夸张、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夸张

D.(1)对偶、夸张(2)夸张(3)引用、比喻(4)象征

三、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动。

B.村前的小路紧贴着蜿蜒的小溪,路的两旁长着鲜嫩的青草,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这美丽的小路,就像铺展在原野上的一块白布。

C.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结构像神经节和神经网那样结合得非常紧密。

D.重庆之夜,微波荡漾的江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好像是水中闪光的珍珠,又好像是天上眨眼的星星。

例二(修辞的作用)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就可以画出来。)

B.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阶梯。(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C.闻一多先生的一个又一个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一群群小蚂蚁整齐地排着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出闻一多先生写字十分认真,书写十分工整。)

D.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给予的厚望。)

一、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先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二、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病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月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三、对下面一段话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另有一番神采。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D.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过关训练】

一、说说下列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二、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 一样细。(比喻句)

2.月亮 躲进云朵里。(拟人句)

3.蓝天、白云构成 。(比喻句)

4.高粱 脸,稻子 腰。(拟人句)

三、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实现小康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小康这一大局的。

D.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小康这一大局的。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有,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则画“×”。

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深秋时节,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改为比喻句)

2.小河向前流去。(改为拟人句)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改为夸张句)

七、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经吸引了全国许多人才前往。今年春节刚过,深圳人才智力市场就门庭若市。如果给某报就此事写的一篇消息拟一个形象化的标题,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区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深圳飞 B.深圳依然有魅力,人才仍向特区飞

C.深圳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东南飞 D.人才仍向东南飞,深圳依然有魅力

八、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读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九、下列成语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分类写下来。

①绿草如茵 ②千钧一发 ③莺歌燕舞 ④肝胆相照

⑤垂涎三尺 ⑥争奇斗艳 ⑦抛砖引玉 ⑧怒发冲冠

1)(

2)(

3)(

参:

例一.C

一、1比喻 2拟人 3比喻、拟人 4排比 5夸张 6设问 7反问 8对偶

二、A

三、D

例二.C

一、B

二、B

三、B

过关训练,

一、1比喻 2反问 3排比、拟人 4比喻、拟人 5比喻

二、示例1发丝 2害羞地 3一幅美丽的画 4涨红了 笑弯了

三、D

四、1× 2拟人 3夸张 4× 5反问 6设问 7排比 8比喻、夸张

五、1对偶 2比喻 3夸张 4拟人 5设问 6反问

六、1示例:深秋时节,枯黄的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翩翩起舞。

2示例:小河唱着歌,欢快地向前流去。

3示例: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七、C(深圳地理位置在东南方,化用“孔雀东南飞”的诗句,即比喻人才流向深圳,又符合形象化的要求)

八、C(此项是夸张手法,给人以强烈突出的印象)

九、1)比喻①④⑦

2)比拟③⑥

3)夸张②⑤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