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小题1】《梦江南》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 , 。
【小题2】《武陵春》中描写哀愁,创意独特句子: __________, 。
【小题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豪迈的情怀表达自己一生的理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2.默写(5分,每空有错别字即不得分)
【小题1】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小题2】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3】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
【小题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
【小题1】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分)
答: 绊脚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垫脚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4 分 )
答:
2.课外现代文阅读(21分)
叫声师母
那年秋天,枫叶铺满了进村的小路,师母就是踩着厚厚的枫叶进村的。
师母进村之前我们就认识她了——是在韦老师桌上的镜框里。韦老师说,你们的师——不,是未来的师母就要来了!
韦老师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星星一样明亮的光彩。
我们仔细打量镜框里未来的师母,披肩的长发,高高的鼻梁,白白的皮肤——师母是城里人呢,城里人才这样漂亮。
师母终于来了,跟照片上一样漂亮的师母踏着枫叶终于来了。
我们从山上采来大堆大堆的野菊花装饰韦老师那间原本是寺庙厢房的寝室,三柱从家里背来了土豆,棉花从家里背来了玉米,石头使劲地用一把湿柴生火,脸黑得就像图片上的钟馗一样。我们又把几个月前就捉来熏着的一只野兔在山泉水里洗得干干净净,要给师母做一顿香喷喷的土豆烧野兔。
师母坐在那一丛丛的野菊花里,尝着我们做的野兔烧土豆,吃着吃着就哭了,师母哭得很伤心。韦老师也哭了,韦老师背着我们擦眼泪。
然后师母走了。师母不要我们送她,师母一个人背着行李,拿着原本放在韦老师桌上的镜框,哭着出村了。
枫叶在师母背后飞落下来,像血一样红的晚霞。
我们都很伤心,我们用野菊花装饰的宫殿没能留住师母,我们的野兔烧土豆没能留住师母,我们那清澈的山泉和晚霞一样的红枫叶没能留住师母!更严重的是,我们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师母了!我们得有一个师母!
终于,石头斩钉截铁地对棉花说,从今以后我不再跟你一块儿上学了!
棉花眼泪汪汪地问:“为什么呢?”
石头说,咱们村就你最漂亮,你嫁给韦老师吧,你当我们的师母!
三柱也表示赞同。
棉花见大家都用渴盼的眼神望着她,点点头说好,那好——可是,棉花有些担忧,这得等我长大才行呢!
石头说,我们等你长大!
我们就盼望棉花快些长大,盼望棉花比我们长得都快,长大了的棉花就可以嫁给韦老师了,棉花嫁给韦老师我们就有师母了。
后来我们毕业了。
我和石头、三柱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大学,10年过去了,我们也踏上了讲台。
我是在讲台上又见着棉花的。
棉花没有食言,等刚到20岁,棉花毅然嫁给了已经满面沧桑的韦老师。
那时候棉花已经当上了村上的代课老师,正参加中师函授,而我和石头恰好是那所函授学校的老师。
下课之后,我和石头走到棉花面前,向棉花深深地鞠了一躬,叫了一声:
师母——
棉花哭了。
【小题1】本文的人物刻画较为生动,试在原文找出下列人物描写的句子。(3分)
(1)肖像描写:
(2)心理描写:
(3)语言描写:
【小题2】“师母终于来了”,“我们”都为她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4分)
【小题3】文中有哪几处写到了枫叶,请用横线划出,并说出各自的作用。(6分)
第1处的作用:
第2处的作用:
第3处的作用:
【小题4】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5】10年后,棉花、“我”和石头都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说明了什么?结合自己的梦想,谈谈你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4分)
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后面小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与儿女讲论文义C.即公大兄无奕女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小题2】解释下列括号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小题4】“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小题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小题6】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1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仓鹰击于殿上()②天下缟素() ③长跪而谢之()④寡人谕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小题3】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表现了秦王的特点。(4分)
【小题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2分)
1.写作(50分)
歌手齐豫演唱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窗外依然有蓝天!
请以“窗外有蓝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