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年级前20进“人上人”群、名次掉了退群,现在学生在经历什么?

2024-08-27 来源:华拓教育

在学生群体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学神、学霸、学弱、学渣这样的标签划分。

而其中,学神,一种被一些人仰望的存在。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分享,自己在采访的学生中获知:

高三时,学校为多次大考平均排名年级前二十名的同学单独拉了一个群,鼓励学生保持优势、力争上游,微信群名是“人上人”。并告知,几个月后会再排一次名,将新的前二十名拉进群,掉出去的则自动退群。

而对学神来说,赢得“人上人”的名号,既让人骄傲,也让人惴惴不安,依据考试排名划分学生等级这一行为,让学生觉得自己好像只是几百台考试机器中运行效率最高的二十台。

而社会学者姜以琳,更是针对北京排名前十的五所高中分别采样,选取28名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展开跟踪调查,为我们呈现学神以及其他学生的处境。

1

走近顶级中学里的

学神、学霸、学渣、学弱

在那些顶级中学里,学生们根据考试成绩和轻松程度划分了四个层级:学神、学霸、学渣、学弱(注:该层级划分对应作者书中内容,为方便表述直接引用,并无歧视意)。

学神、学霸的学习成绩都很优异,而能被尊为“学神”的,只有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得佳绩的学生。

跟学神们比起来,学霸就显得有些苦哈哈的,必须要很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才能勉强支撑成绩。

学渣、学弱则被归类是学习不好的群体。不用功且成绩不好的人是“学渣”,努力学习仍然考不好的是“学弱”。

作者在书中揭露了“学渣“们装模作样的一面:他们只是在学校里假装毫不费力,回了家依然拼命学习,而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不让自己沦为努力了也没用的“学弱”,跌入鄙视链的最底层。

NO.1

学神的自我修养:优秀易如反掌

通常,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一个学习足够好的学生,就足够被称为“学神”。

然而,在高地中学这样的顶级中学,只用分数来区分“学神”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对这里的学生来说,一个教室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考到足够进入国内国际顶级大学的高分。

你以为的学神:回回考高分。

实际上的学神:课上玩魔方,课下打游戏,睡前看动漫,回回考高分。

也就是说,在顶级中学里,只有那些既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又十分“轻松”的学生才能被称之为“学神”。

“易如反掌”才是划分出“学神”的硬指标。

书中提到的凯风便是一位典型的学神代表。对于他来说,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并不难,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以更加轻松的方式达成自己的在学业上的目标。

作为为数不多被老师选去参加高中奥赛的学生之一,凯风起初并不愿意,认为花费精力准备竞赛并不值得。然而,他在高二时改变了主意。

因为他意识到,奥赛只用考一天,但高考要考两天。如果一天就能搞定,又何必用两天时间完成呢?于是,是为了节省精力,他选择了竞赛这一路径。

此时,其他参与竞赛的学生已经准备了一年,而凯风仅仅备赛一年,便取得了奥赛顶尖成绩,并在高三开学后不久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

即便获得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凯风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因为对他来说,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日常甚至是消遣。

例如,在其他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时,凯风会选择玩魔方,或是为了消遣而解超出考试范围的数学题。此外,凯风每晚上床前会看“两三集动画”或玩“一会儿”网络游戏。他还经常与同学们讨论动画剧情和游戏进度。

在单一评价教育体系下,学神作为这一体系的顶端存在,是众人仰望的对象。他们不仅仅是学业上的佼佼者,更是轻松获得高分、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典范。

但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策略展现出一种作为学神的独特修养:既注重效率,又能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

NO.2

那些学霸、学渣、学弱们

相较于学神,学霸们往往需要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娱乐和休息,才能获得与学神相媲美的成绩。

特蕾西是书中学霸的代表,她的考试分数极高,几乎每分每秒都用在学习上。作者每次看到她,要么在练习写作,要么在背SAT单词。上课时,老师们往往在一开始以随意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但特蕾西很少回应,而是在下面做些别的功课。

而除了学霸外,还有学渣。

传统意义上,这里该轮到学弱了,怎么也不该是学渣。

但在顶级中学中,“学渣”指的是那些不努力学习且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

家齐是首都中学一名身材健壮的男生,留着寸头,戴黑框眼镜。高二末以来,家齐频繁逃晚自习。即使是考试压力最大的时候,他也不会周末来学校,而同学们往往自愿在学校待到很晚。

高三时,作者经常看到家齐在教室里看汽车杂志,而其他同学正奋笔疾书。他做出的解释是;“既然无论学不学,都干不过(考不过)那些成绩好的,我干脆就不学了。”

然而,根据作者的观察,学渣们并非真的不努力。表面上,他们在学校里从不用功,但却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拼命用功。这些偷偷努力的举动表明,他们试图维持学渣的身份,小心避免落入学弱的境地。

因为在这些顶级高中里,学弱是那些“学习非常努力但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的学生,身处绝对底层。

顶峰中学的刘潘是少有的自认学弱的学生。高三一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起早贪黑。她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得详细而苛刻:“周末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或十一点睡觉。除了每天三顿饭,其他时间都在学习。周一到周五,完整参加晚自习,一直学到半夜才上床睡觉。”

尽管她比大部分同班同学都更勤奋努力,但成绩却一直排在全班下游。

实际上,按照全国标准,刘潘的成绩绝不算差。高考665分,意味着她排在北京市的前5%,换一所学校她就是学霸。

然而,在一个半数学生将考入清北的班级里,刘潘的成绩注定比不过其他同学。如此勤奋却考不出高分,这让她成了所在高中的一名典型学弱,地位极低。

顶级高中里的学生等级体系,在作者看来是一种很糟糕的生态。尤其是“努力了还不够优秀”比“不努力也不够优秀”更令学生们感到羞耻这件事。

大家无法接受努力了但是仍然失败,整个环境也缺少对失败的解释机制。只能把失败归因为“先天愚钝”,把成绩、地位归因为个人能力,而忽视了造成这一结果背后的不平等优势。

而一旦采取了这种解释,就难以去帮助那些在学业上遇到瓶颈的孩子。

而这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

2

学神的AB面:

高“配得感”与“优绩主义陷阱”

位于顶级中学绝对顶端的学神们,是唯成绩论教育“最成功”的样本。

但作者敏锐地发现,这些“最佳样本”受到了精英教育的双重影响,既拥有极高的“配得感”与“反权威”意识,同时又受困于优绩主义带来的长期影响。

NO.1

高“配得感”与反权威意识

单一评价教育体系为学生们塑造了一种高“配得感”,即他们认为只有进入一流大学、获得高学历和优越的职业前景,才是他们应得的。

在北京的顶级高中里,学神们可以漠视、忽略甚至主动挑战老师,因为他们知道,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教师的利益所在。

书中的大鹏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大学毕业后,大鹏在一家跨国企业的中国分公司当咨询师,该企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据估计,他的收入远高于全国收入最高的5%的平均水平。而在高中时期,大鹏就曾通过公开批评老师和接管课堂来“把老师挂黑板上”。

在他们看来,自己只要能让对方因自己而受益,那么对方拥有的资源也应该为其所用。这种崇尚“利益交换”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们从小就习得了与权威打交道的能力。不仅在学业上表现优异,还从小培养了“松弛感”,即从容不迫、见多识广的气质。

这种高“配得感”在推动学生们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的同时,也让他们逐渐形成了反权威意识,即使在进入职场后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作为作者的研究对象之一,向祖是一名工程学博士生,同时也在美国某汽车和能源公司担任兼职咨询师,向祖曾严词批评自己的美国雇主。

用他的话说,这家公司“完全不负责任”,在销售产品时对客户隐瞒了关键信息。这家公司还“十分邪恶”,因为它在发展中国家生产有害环境的产品,从而助长了全球社会不平等。

在向祖看来,自己可以比雇主做得更好,他希望利用在学校和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创办自己的企业,并最终占据国际市场。

虽然向祖的计划尚未实现,但可以看到,高三学生大鹏和本科毕业后不久的向祖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敢于公开批评权威人士。

NO.2

“精英的傲慢”与“优绩主义”

另一反面,在部分“学神”们身上,作者观察到了一种精英式的傲慢态度。他们高度认同成功和竞争的社会文化,对失败者的态度冷漠,缺乏同情。

据作者在书中所述,学神们会就学弱发表贬低的言论并施以口头伤害。

例如当作者问首都中学的学神托尼如何看待学弱时,托尼不带感情地回答:“他们智障。”还有顶峰中学一名成绩略高于平均水平的学生乔,也毫不犹豫地直言:“他们脑子有问题。”

而这种冷漠利己的态度背后,是长期处于“优绩主义”环境中的“后遗症”。

学神所处的学校环境竞争激烈,优绩主义倾向尤为明显。本来是一个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进步的校园生活,变成了人和人之间激烈竞争的环境,在一个驯兽一样的制度中,每个人都是他的潜在竞争者。进而形成了学神、学霸、学渣、学弱的地位体系。

学神这类高地位群体的学生会获得更多友好的互动。这些受尊敬的学生成为同学关注的焦点,无论做什么,哪怕是违反课堂行为规范,都能备受钦佩。

在此背景下,会认为自己的不端行为应得到豁免,表现出强烈的特权意识。毕竟,他们从小学到的就是,学神理应受人崇拜,也有自由做任何事情。

一切以竞争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也使教师们对外校学生极为多疑,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首都中学高三的一次物理课上。

一位中年李姓教师警告学生们:“在考场……其他学校的学生会想办法暗算你,就因为你来自首都中学。不要听他们的话,不要帮助他们。无论他们说什么或给你什么,都是想害你。”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学神们的心理感受逐渐倾向于高度竞争与自我中心,对他人的理解和信任感非常低。

在作者看来,“学神”们身上的高配得感,让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后花园,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

同时,他们身上也有时体现出精英的傲慢与冷漠,这让他们无法理解弱者的困境,无法用同理心与周围的世界进行实实在在的连结。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对“优绩主义”进行批判,更要去看看背后造就这一特质的制度逻辑,从根源上寻求化解的路径。

3

学神: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

在优绩主义1.0版本中,强调的是个人学习能力,一个学生的成就等于个人的智商加努力,并直接关联到就业能力上。把学业失败、就业困难、贫富差距等经济的、政治的问题,转嫁到个人身上。

实际上,能否考上顶尖大学、能否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绝不仅仅由学生个人的努力与否决定,学神的人生,同样也离不开家庭、教育体制、社会评价体系的合力托举。

NO.1

家庭:有形的资本与无形的托举

正如优绩主义2.0版本所强调的“家长主义”,家庭的资源与孩子的兴趣决定了对不同赛道的选择。

而本书中学神们的家庭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条件。

北京顶级中学里的学生大多来自有财富和权势的家庭,能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比如国际部学费近十万元,补习学校费用两到三万,私人家教每节课七八百元。孩子参加SAT(美国高考)考试时,父母要承担到香港、新加坡考场的机酒和报名费,包办送给老师的名贵礼物。

普通人会考虑试错成本,但这些学生的家长会鼓励他们的孩子心无旁骛,追求最高、最好的目标,不为目标之外的任何事物发愁。一次失败了,就再多试几次,反正背后有家庭用财富编织的安全网。

除了有形的财富,精英学生们的家长还会提供无形的资源。

有些家长是清华、北大的校友,作为高考曾经的优胜者,他们熟悉竞争的游戏规则,甚至有些在高校担任教授的家长,就是潜在的高考阅卷人,知道如何在课业上引导孩子。

NO.2

学校:既是参赛选手,也是考官队伍

顶级学校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机制来选拔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正如优绩主义3.0版本所强调的“名校主义”,一个学生的成就取决于学校所拥有的资源:赛道是否多元?有无竞赛获奖?它对考试规则是否熟悉?

例如,书中几个顶级中学,每年都会有老师成为当年高考命题组的一员,而这些学校里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往年每位老师进入命题组的时间,推算出今年大概是哪些老师会成为高考命题组。

而这些既要带领学生队伍“参赛”,又能成为“考官”的老师,虽然无法直接向学生透露考题,但其平时的教学风格与解题思路往往能为自己的学生起到很大的“提示”作用。

除了高考上的优势,这些顶级学校也深谙教育体系的筛选动向和政策,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NO.3

不敢跌落:当社会评价成为目的

在学生时期,学神们习惯了不断地通过学习和考试来提升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以期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然而当他们进入社会,这种追求也让他们背负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因为从小熟悉的就是学业评价综合素质的测评,要清楚地知道赛道,不断地对标别人,一路打卡通关。评价制度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还塑造了他基本的习惯和性情。

在这种处境中,来自外界的评价不再仅仅是衡量他们成功的重要指标,甚至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和动力源泉。

他们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敢跌入社会评价体系的底层。

他们不允许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学业成绩、实习、学工和社会实践,环环都是相扣的。如果哪一个方面做不好,都会影响其他方面,一步不如人步步不如人,一步错步步错。

然而,即便小心翼翼,也并不是所有优秀学生都能避免向下流动。

据作者在采访中的讲述,有一个在外资企业的工作的女生,放弃了自己在外企的高级职位,转而去做了自由健身教练。

而她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是为了时间自由,过上开心自在的生活。然而,即使这个决定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认可,她也不再是社会评价体系中的精英了。

还有一个男生厌倦了自己在金融行业的工作,虽然赚钱多,但是不开心。虽然他仍在坚持做这份工作,但目的已经成了“为了他的小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不需要跟爸爸一样努力赚钱”。

这种“不敢跌落”的压力和负担,让优秀学生们在自律与自我塑造中,通往无边的倦怠。

学神作为单一评价教育体系下的优胜者,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但通过走近他们,我们发现:

培养出“学神”的生态中,不乏种种待完善的问题。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被训练习惯去看明晰、可达成的目标,来提升自我效能感;

他们害怕成为某个评价体系里的弱者、失败者,不愿意受到外界的否定。然而,人的真正成长仍需要一种否定性的力量。

而借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单一评价教育体系的利弊得失,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导向。

教育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差异,而不是让他们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变成“斗兽”,成了优绩主义的载体。

我们希望的,是一个人可以通过受到良好的教育,打开一扇窄门,走向一个更大的世界。

同时通过和身边不同的人打交道,理解不同的灵魂,建立可信任的稳定的关系,不管是同学关系还是师生关系。

最终,塑造出柔韧的灵魂,在动荡的世界里走向好未知的人生。

不过《学神》作者对这些孩子的跟踪长达7年之久,一直跟到了他们大学毕业、读研或者参加工作,也有一个意外发现:在学习的竞争中失败,未必是家长想象中那样的坏事。

毕竟人生很长,评价标准很多,起起伏伏,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参考资料:

[1姜以琳-《学神,走向全球竞争的中国年青精英》

[2]谷雨实验室-在精英学校,看见阶层复制难以撼动的秘密

[3]中信出版-跟踪7年,北京Top10高中25名精英家庭子女,揭开中国精英的培养秘密...

[4]界面文化-醒着的每分每秒都用来备考:“学神”是如何养成的?